承在第3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萬里承平堯舜風,使君尺素本空空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酬李光化見寄二首
- 綠陰承作蓋,芳草就為茵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
- 公有承家子,所至神明理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攀秀才
- 鳳闕承丹詔,麟符得舊鄉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送董信州
- 況茲承眷德,懷舊感深衷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重幸武功
- 炎漢承君道,英謨纂神器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詠司馬彪續漢志
- 粵予承暇景,談叢引泉秘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詠司馬彪續漢志
- 粵予承累圣,懸弧亦在茲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幸武功慶善宮
- 伊我承緒,敢有不同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琴曲歌辭·岐山操
- 雜作承間騁,交驚舌互ī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
- 園兔承行月,川禽避斷風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過故宋
- 還因承雅曲,暫喜躍沈鰓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和孫長史秋日臥病
- 幸此承恩洽,聊當故鄉春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春夜韋明府宅宴得春字
- 寒更承夜永,涼景向秋澄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別李嶠得勝字
- 曉月承明寂,東風玉壘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李仁甫侍講閣學挽詩二首
- 來者承玉體,去者流芳塵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解秋十首
- 掌里承來露,柈中釣得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
- 再造承天寶,新持濟巨篙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,大夫本題言
- 便殿承偏召,權臣懼撓私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
- 三嘆承湯鼎,千歡接舜壺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
- 雅論承安石,新詩與惠連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
- 按俗承流幾路清,平明山靄春江云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
- 拜慶承天寵,朝來辭漢宮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田倉曹汴州覲省
- 委質承仙翰,祗命遄遙策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
- 及此承休告,聊將狎遁肥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田假限疾不獲還莊,載想田園兼思親友,率成
- 白簡承朝憲,朱方撫夷落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安輯嶺表事平罷歸
- 桂影承宵月,虹輝接曙云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旗
- 辟席承宣父,重筵揖戴公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席
- 嘉爾承筐樂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過白岸亭詩
- 郡國承風遠,朝廷注意深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代送人赴召司農
- 嫡長承祧有大倫,老公愛子本平均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讀唐太宗紀
- 敢不承載書,戮力朝宗周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合江亭
- 諸生承意氣,脫跡蛻農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知府王仲行尚書鹿鳴燕古風
- 方欣承燕幾,何意寫銘旌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外舅挽詞
- 卿云承日作陰潤,猛虎守山防采斸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仙杏山
- 遠鎮承新命,王程不假催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鄭尚書出鎮南海
- 漢宮承寵不多時,飛燕婕妤相妒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嬋娟篇
- 花杯承此飲,椿歲小無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井上枸杞架
- 昨夜承恩宿未央,羅衣猶帶御衣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昭陽曲
- 雖懷承明戀,忻與物累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庫部韓郎中
- 厭作承明直,出為漳逋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卓大著知漳州
- 森戟承三令,攢戈退一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到宣武三十韻
- 五營承廟略,四野失邊愁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…寄呈鳳翔齊
- 玉貌承嚴訓,金聲稱上才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黎燧尉陽翟
- 草木承風偃,云雷施澤均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寄贈庫部王郎中(時充折糴使)
- 溪潭承到數,位秩見辭頻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黃子陂上韓吏部
- 一入承明廬,盱衡論今昔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北禪院避暑聯句
- 召見承明廬,天子親賜食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七愛詩·李翰林(白)
- 顧循承丕構,怵惕多憂虞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過晉陽宮
- 九真承詔上龍胡,盡是驪山所送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避秦十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