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在第2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插承螮蝀橫江尾,下壓寒潭碧無底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平政橋
- --庾承宣誰能拉花住,爭換得春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絳·花下醉中聯(lián)句
- 門承若蘭族,身蘊如瓊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福州送鄭楚材赴京,時監(jiān)察劉公亮有感激鄭意
- 皆承慶云沃,一種春風(fēng)吹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寓興
- 永承長樂養(yǎng),恭奉未央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郊祀慶成詩
- 自承丘壑新恩重,已分煙霞舊隱空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將歸蜀留獻恩地仆射二首
- 同承太岳胤,俱值太平時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留別從弟郴(一作琳)
- 供承童子閑無事,教剉瓊花喂白驢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王承魚盜,丙吉牛喘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雖承雨露居龍闕,終憶煙霞夢虎溪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上都先業(yè)大師
- 一承兌澤蒞方州,八度春光照郡樓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晚寓懷
- 一承兌澤蒞方州,八度春光照郡樓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晚寓懷
- 若承恩渥厚,常屬棟梁賢。 -- 出自唐·郭求·日暖萬年枝
- 近承三殿旨,欲向五湖游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送褚先生海上尋封煉師
- 方承恩寵醉金杯,豈為干戈驟到來。 -- 出自唐·湘妃廟·與崔渥冥會雜詩
- 后承林準叔平枉問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攣跛中雜興(二首)
- 迎承弈相游茲山,三復(fù)舊記松蘿間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醉贈相子先(有引)
- 草承行屨綠云深,花觸飛丸紅雨妥。 -- 出自元·馮延登·玉樓春 宴河中瑞云亭 中州樂府
- 極承貴府人憫嘆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傳令
- 忽承佳翰至,不久親來,再同一話玄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路花 寄朝元公
- 深承道友喜相呼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枉·玉爐三澗雪 謝道友訪及
- 愛承華詹尹,盡明略,更雄襟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為張詹事壽
- 閻承旨序之甚詳,子文為般陽路知事來徵言,書此詞以遺之五福一日壽,七十古來稀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調(diào)歌頭 長蘆商子文伯父元鼐國寶,年九十
- 記承流宣化,早威聲,先馳殊域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
- 幾承劍氣一飄然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浣溪沙
- 便承當(dāng),心不惑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授(原作受,據(jù)道藏改)記門人
- 敢承當(dāng)時要,丈夫剛烈。 -- 出自元·云陽子·滿江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獨承利鏃生如剩,遍散黃金家益貧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贈都督萬鹿園二首次思節(jié)韻
- 恭承宣室詔,肅奉列真祠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立夏奉祀太一宮五言十韻
- 恭承晉高士,嘗此攄遐想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嘯臺
- 欣承紫泥詔,且向汶陽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門趙侍御二
- 丕承三后績,盛烈古難陪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仁宗皇帝挽詩二首
- 宋承大紀,八十年矣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宋頌九首·明道
- 師承吏業(yè)特余事,一門玉律夸中州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曾侍郎
- 又承出郭到貧家,一度分攜鬢易華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會宿再送子野
- 交承久宦思田園,側(cè)身東望心悁悁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奉送符伯壽尉太平
- 乘承著不息,反窮性存存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
- 茶承古昔訓(xùn),險阻庸敢憚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瀟湘道中
- 謬承雨露恩,結(jié)根非一日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詩(三首)
- 汝承其償,其患良愈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土偶禍
- 蚤承丹詔入華清,卻戴黃冠出漢京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擬唐人送宮人入道(二首)
- 今承遺躅百余載,又得當(dāng)朝一雋流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王子正赴灨倅
- 幸承顯考箕裘后,全賴宣尼典籍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因讀魯論賡潘丈韻
- 交承正是吾姻婭,為謝魚龍老子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鄧善這翰林應(yīng)奉并呈交代汪親家
- 阿承丑女五噫婦,似勝苧蘿山下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相士戚淳祖
- 親承零露如金掌,密蔽沖風(fēng)似寶屏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試承金掌露,更接玉壺冰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夏日登清微亭
- 師承文靖正,識拔秀巖深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存齋牟端明挽詩
- 一承丹鳳詔,雙擁翠云裘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大華山
- 愿承名理談,煮茗破昏濁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招士特似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