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在第6個字的詩句
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冉冉孤生竹,托根中谷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四冉冉孤生竹
- 離愁晚如織,托酒與消磨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水調歌頭·離愁晚如織
- 天易感,人難托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滿江紅·懊惱平生
- 種秫為生姑托醉,采薇忍死未忘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前人醵更生會三首
- 共喜樹高堪托蔓,自憐蕕臭不投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胡景參制機見壽二首
- 何物瀹小子,托根歲寒松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黃巖高志尹寄壽
- 彼美稽山松,托根高高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趙榷院
- 傾蓋相逢,偶托微波,誤被采芳人識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綠意 次死灰韻
- 嚴生何耿潔,托志肩夷巢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嚴公釣臺作
- 梅驛使稀誰托信,蕙盤煙冷不成香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一雨
- 謾說鯉魚能托信,只應明月見人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周氏行
- 寸祿言可取,托身將見遺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不調歸東川別業
- 那得殷勤,細托琵琶道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蝶戀花·聞說君家傳窈窕
- 恰則心頭托托地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惜分飛·恰則心頭托托地
- 同榮有蔓草,托質多長蛇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育阇黎房見秋蘭有花作
- 遂依其聲,又托之易安自喻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永遇樂·璧月初晴
- 曲江何感憤,托意動微吟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燕
- 本性玄通無托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
- 內外承嘉蔭,托根魁斗躔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舒伯魯
- 付以留鑰,又托以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兵部尚書孫公
- 欽承景福,恭托明禋。 -- 出自隋··中宗祀昊天樂章·福和
- 敬申如在,敢托非馨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虔和
- 甬東旅情何托,江北蒼芒恨不收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昭德兄弟
- 此段君王付托誰,明公身可荷安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胡石璧帥廣西二首
- 嗟呼保及矣,托此識余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教授方君孺人劉氏哀詩二首
- 欲寄一言去,托之箋彩繒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別詩
- 一紙素書,擬托南來征雁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河傳·秋光向晚
- 文武各自備,托身為得所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奈何當奈何,托體歸山隱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佳期當可許,托思望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寒云輕重色
- 何幸紫微容托乘,更煩紅袖與傳杯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主人喜諸客見過之什
- 驛路數程煩托乘,郡齋終日喜談玄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章頔歸鄉
- 問店舊曾來托宿,支頤今覺頓銷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庚戍仲春攜小子訪別晦翁過親友江清卿之門其
- 虺蜴微細物,托龍逞神奸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喜入杉嶺
- 豈無棲巢枝,托跡常不安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孤翼吟
- 明朝又送不托材,大慰枯腸怯龍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笑庵送面
- 天機發天籟,托彼恐與螀。 -- 出自宋·游次公·秋蟲
- 一曲哀弦謾托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杏花天·漢宮乍出慵梳掠
- 生民竊生理,托市茲山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堯市山
- 一代春秋付托顓,龍門太史筆如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宋景濂
- 不同婕妤詠,托意怨君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·病起見秋扇
- 道有靜君堪托跡,詩無賢子擬傳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寄沈彬
- 始意類蘿新托柏,終傷如薺卻甘荼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相和歌辭·宮怨
- 心亦愿如此,托君君不知。 -- 出自唐·梁德裕·感寓二首
- 嘒嘒其長,永托于風。 -- 出自唐·宋華·蟬鳴一篇五章
- 敝蓋無丈陰,托庇何跼促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橫溪回道中作
- 奚必昧用舍,托怨班婕妤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奉和純甫秋扇
- 誰念短封難托,征雁虛浮。 -- 出自宋·謝懋·風流子·少年多行樂
- 人間不可以托兮,信長風而云行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遠游
- 飄揚其竟何托兮造化為之悲傷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招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