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4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多文在手。 -- 出自宋·趙師律·齊天樂·重陽還近秋光好
- 后帆招手呼前帆,畫鼓輕敲總催發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江上雙舟催發
- 兒童拍手笑攔街,應怪吳儂喜如許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酒歌
- 老儂叉手愿鳩工,疊石中流使民濟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平政橋
- 醉將只手拿虹筆,便扯青霄作彩箋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夢謫仙
- 何時執手闌干外,同把功名誓鏌铘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西爽
- 從今只手摩挲腹,卻向顏門問一瓢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謝仵判院惠米
- 兒童拍手應相笑,歸去賈生今又來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再還建上舊居
- 如今索手方知錯,自此甘心莫怨貧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責逋二首
- 時將纖手翻雪霜,酥胸玉面同光芒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鄰女搔綿吟
- 更令此手曾扶日,未必吾冠不切云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三用韻謝士安
- 卻呼赤手烹雙鯉,便計長竿上六魚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答彭秉山
- 不語寄手談,無心引樵子。 -- 出自唐·薛戎·游爛柯山
- 重有攜手期,清光倚玉樹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句
- 人教巧手工摹寫,粉墨何能便逼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謝艮齋畫笥四首
- 笑人龜手藥,欲售先聚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前韻答黃一翁二首
- 詩翁巧手刻青玉,笑人擊缽徒匆匆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徐尉
- 三年妙手巧制錦,藉甚治聲聞九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陳宰生日
- 臣工拜手謝君賜,惟忠與孝終無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梟羹
- 欲呵龜手拈禿筆,怯看冰柱縣疏檐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答簡簿
- 慣看覆手仍翻手,休問開眉與皺眉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韓毅伯擬別
- 憑誰妙手如和緩,調護江拜萬戶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居民多疫為散藥
- 權利炙手熱,爭道俱著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巴陵宰鄧器先北窗
- 達人袖手觀,方寸常超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巴陵宰鄧器先北窗
- 詩中巧手妙穿楊,便可階升屈宋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舟行到{上艸右羊}莪和清老韻
- 臨岐分手處,無奈別離生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送范啟東
- 暫時分手去,應不負詩盟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贈韓翃
- 臨岐分手后,乘月過蘇州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送友人
- 勞將素手卷蝦須,瓊室流光更綴珠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簾
- 布衣空手取中原,勁卒雄師不足論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讀漢紀
- 數株曾手植,好事憶陶公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若能攜手隨仙令,皎皎銀河渡鵲橋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贈龐煉師女人
- 君臣束手平城里,三十萬兵能忍饑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前漢門再吟
- 已疑素手能妝出,又似金錢未染來。 -- 出自唐·羅紹威·白菊(一作羅隱詩)
- 隔江招手見高亭,來謁嵩溪聽水聲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為廣壽長老文杰說嵩溪偈
- 仙翁拍手應相笑,得似秦朝次仲無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送八分書與友人繼以詩
- 蟾宮空手下,澤國更誰來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句
- 一從攜手阻戈鋋,屈指如今已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左偃·寄鑒上人
- 同心攜手今如此,金鼎丹砂何寂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題白鷺洲江鷗送陳君
- 橫經叉手步還趨,積善方知慶有馀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貽諸學童
- 橫經叉手步還趨,積善方知慶有余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貽諸學童
- 惹云非手植,自與薜蘿交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照上人山房庭樹
- 曾經纖手里,拈向翠眉邊。 -- 出自唐·張夫人·拾得韋氏花鈿以詩寄贈
- 群仙拍手嫌輕薄,謫向人間作酒狂。 -- 出自唐·許碏·醉吟
- 臨行執手重重屬,幾千回。 -- 出自唐·魏承班·訴衷情·高歌宴罷月初盈
- 一杯到手先醉,明月為誰圓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水調歌頭 與魏鶴臺飲夫容洲,牟成甫用東坡
- 故人握手話綢繆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風入松 與李仲輿敘舊
- □匆素手累行觴,瀟灑清談藉揮麈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得雨字
- 幾時攜手,浮香亭上,一醉發春紅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太常引 寄保下郝遂初
- 憑誰妙手,為寫寄、崔徽一幅真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望月婆羅門 懷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