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3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柏山手裹有烏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八十手扶靈壽杖,咸瞻南極老人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壽秀王八十
- 大悲手眼問來親,王老酬機列主賓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璇·頌古七首
- 綠玉手持尋五岳,正應未識海邊洲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秋宴十洲閣
- 天假手於王師,使盡殪於秦坑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罪言
- 紈扇手所題,主惠余其終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七月二日戲為紈扇新體
- 周老手中杖,天封頂上藤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謝周拙翁惠萬歲藤杖
- 近頌手詔俱亭罷,獨許南方進荔枝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唐宮詞補遺
- 西山手板情還適,東里角巾身不歸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悼郭祥卿錄判
- 道人手種幾生前,鶴骨龍姿尚宛然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西太乙宮陳朝檜
- 禁中手筆由裁制,天下英雄在挈攜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鄧圣求承旨疊貽佳句過有褒稱無言不酬雖復牽
- 使者手持節,征人淚濕衣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仲巽過度云嶺
- 筆苦手成胝,眠稀目生暈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孰令手版投耕耒,苦慕如湯厭若冰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調王季恭省干
- 使君手拊摩,白發緣汝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臺州沈虞卿使君入朝
- 公來手摩撫,士氣端何作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為韻賦詩五章藉手言
- 向度手抄方刻棗,數莖發在已如蓬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題竹巖卿鏤冰集
- 野王手奏淮淝捷,門外歸來有旌節。 -- 出自宋·汪崇亮·青溪主客歌
- 今日手攀轅下者,人人都自翳桑來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晦翁十首
- 莫愛手中月,空明海上山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徐明叔海舟笛圖
- 荷鉏手劚園中筍,佐酒三杯壯客顏。 -- 出自宋·王宗道·春閒
- 何如手植青藜杖,云屨風裾自在行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與進叔弟策杖山行遣馬還孫氏
- 便拈手版還丞相,卻覓芒鞋踏故廬。 -- 出自宋·吳炯·贈劉羲仲
- 樓高手可捫星斗,移掇天河入酒杯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樓居狂吟
- 力疲手足病,欲憩不敢暫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觀上林垍器
- 君攜手手時,云林正清妙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憶舊游
- 大垂手,小垂手,江南白苧世希有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白苧歌
- 良工手技高容學,妙隱丹方祕不傳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山僧手把青鸞尾,背卻東風掃落紅。 -- 出自宋·葉元素·山寺
- 寒窗手不停,朝暮披云天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至游堂二首
- 當時手植留遺愛,只有巖前十八公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松
- 桐枝手植有桐孫,二紀重來愧此身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雍熙中植桐于蕭寺壬辰登科后告老來寺留題
- 唐僧手澤神毫健,梁帝宸恩寶器妍。 -- 出自宋·趙諴·游天衣寺
- 先秋手得平分月,當暑身無半點埃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送項倅
- 釣鰲手。 -- 出自元·許謙·祝英臺 次韻潘明之秋思
- 誰能手鋪湘水平,刬卻君山看洞庭。 -- 出自元·范梈·奉酬段御史登岳陽樓之作,時分理盜賊至海康
- 雙童手弄海底日,紅光一道金蓮開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枿動手可撼,鐵柱鎖蛟猖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致道觀七星檜
- 有神手天瓢,九龍運其水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雷殿畫壁
- 伐木手營一茅宇,披榛力灌幾藥畦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寄亳州薛考功
- 不知手指中,猶出五獅子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讀佛書
- 我拜手,神之聽。 -- 出自明·郭天中·石鼓詩
- 蒼箓手共開,金冊笑相旅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擬古(九首)
- 宗侯手取抽撥續,徐把安膝笑轉軸。 -- 出自明·來復·聽斗谷宗侯琵琶歌
- 焚香手把遺編讀,百遍長吁斗鴨欄。 -- 出自明·李玉照·哭宛君姑葉安人(二首)
- 王生手持春鳥圖,勸我試作春鳥歌。 -- 出自明·劉昌·春鳥圖歌
- 霜寒手凍絲緒亂,絡緯悲啼金井床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織女吟贈黃進賢
- 無氣手中杖與臂,相如同行半作溝。 -- 出自明·魯鐸·觀鄭俠流民圖
- 任監手畫百驊騮,五色如云散平陸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題任少監百馬圖
- 握君手,與君吟,感君知己復知音。 -- 出自明·浦源·贈別沈校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