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1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手擎金丹大藥,顯無為、功成九轉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姚元明
- 手持慧劍樣三尸,龜蛇一氣相迎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真武宮道士索
- 手操丈二矛,欲刺忘身賤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
- 手中鸚鵡酒暈潮,連環帶解口痕消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畫樓歌
- 手持縹囊書,蠅頭寫芒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手持貝葉寫健相,翻譯華竺談玄空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灘哥石硯歌(有序)
- 手握柴刀入柴山,柴心未斷做柴攀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臺灣竹枝詞
- 手攀時且住,浩若乘風船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手執雉尾扇,容如未開蓮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手持造化奪天工,頃刻云煙變朝夕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
- 手提一劍馴兩龍,黃河以南無戰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聞雞行
- 手中墨竹風裊裊,坐我一片瀟湘天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沈刑部所藏墨竹歌
- 手披荒蘚看古石,上有坡翁舊時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(有序)
- 手插河邊楊柳枝,眼看成樹復成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園雜詩(四首)
- 手彈劍擊皆遷怒,只待霜風響竹林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柳絮
- 手中紙在常珍重,空寫平安托鯉魚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贛上思親
- 手按吹毛豈易為,兩堂要活死貓兒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手指天,腳踏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手提金錫,銀山鐵壁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達磨祖師贊
- 手持刀鑷謁桑門,叉手擎拳笑語溫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刀鑷黃陳二生
- 手談勝負觀其智,斂跡藏鋒不自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手持諸侯書,征會在匡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送李劉二生還江右用陶韻(二首)
- 手提數寸管,欲發義理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
- 手把長干花,回望長洲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陳四秀才還吳
- 手持照國珠,胸出補袞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手橫蠅拂坐繩床,竹間風吹煮茗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證上人住持道場
- 手捻琪花吹玉蕭,至人長與道逍遙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自況
- 手插海棠三百本,等閑妝點芳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臨江仙·落魄長官江海客
- 手栽才數尺,別后為誰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臨江仙·不見仙湖能幾日
- 手援鍪弧先奮呼,盛氣直傳入國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
- 手選千株高下種,似行庾嶺泛湘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五首
- 手寫八詩寄,耳聾三日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絕句
- 手種梅無恙,蒼苔滿樹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乍歸九首
- 手持尊酒別故人,此生再面真無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蘇李泣別圖
- 手板抽還大丞相,顛毛禿盡老中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乙卯元日
- 手移孤竹氏,遍地長孫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惜筍二首
- 手種垂楊皆合抱,朱顏安得似當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豫章二首
- 手遮西日過門客,來拜龐公者幾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竹溪三詩·遣興
- 手扳抽還無責任,諫書訖了少施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
- 手無太尉玉麈,腰無鄂公羽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丙寅記顏六言二首
- 手自栽培千個竹,身常枕籍一床書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句
- 手持貝葉坐禪林,稱不動尊惟我獨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書陸務觀所藏阿羅漢像一軸
- 手持碧落新攀桂,月在東軒舊選床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薛耽先輩歸謁漢南
- 手把虹蜺竿,一舉百萬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彰明任光祿遵圣
- 手持數珠讀梵筴,狀貌兀若與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手指盡禿瘃,鬢發仍髟髿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冤婦行
- 手足雖爾多,能使如一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小蟹
- 手提詩筆若緣大,到處詠物物有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雨后看山因憶黃世南先生詩以相招
- 手握乾坤殺伐權,斬邪留正解民懸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述志詩
- 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為家共飲和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吟劍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