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1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手撚荼醾緣酒惡,十二欄干憑一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偶書二首
- 手作此書留下土,千年流傳子為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黃庭經(jīng)后
- 手把武夷竹,江山滿吾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游簡寂觀
- 手攜青藜杖,巖上俯清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百丈巖觀水
- 手補(bǔ)天工筆法奇,笑將造化作兒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藍(lán)琴士贈梅竹酬以詩
- 手接秘魔杈,胸當(dāng)石砮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手把八空氣,縱身云中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六銖五首
- 手仗六尺藜,叩我青錦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丹丘同王茶干李縣尉高會
- 手中舒復(fù)卷,久別可長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得鶴林書
- 手持三尺霜,浩氣渺太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李道士謁仙行
- 手撚菊花都是淚,枯松骨立綠毛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夕眺風(fēng)泉亭三首
- 手持一枚寒水晶,十指擊戛如玉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琴客陸元章
- 手拍闌干呼白鷺,為我殷勤寄語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賀新郎·浪涌孤亭起
- 手摘桂樹子,撒入大海中,散與蚌蛤為珠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手斡北斗魁,足踏東海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手持故人書,心念故人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正月廿三日得臺州黃元徽書有感(三首)
- 手種庭前安石榴,開花結(jié)子到深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丙申歲十月還鄉(xiāng)作(五首)
- 手掣紅旗翻破陣,看郎君、下筆驚鸚鵡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三韓李若士省親之楚(若士尊公時提督湖廣
- 手把杏花枝,未曾經(jīng)別離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雜曲歌辭·新別離
- 手捻江梅,枝頭春信,欲寄算應(yīng)難到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喜遷鶯·江天霜曉
- 手戟非吾事,腰鐮且發(fā)硎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手持一白旄,直向文場麾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(xiàn)五百言既蒙見和復(fù)示榮唱
- 手盤風(fēng),頭背分,電光戰(zhàn)扇,欲刺敲心留半線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舞曲歌辭·吳俞兒舞歌·矛俞
- 手攜鞞鐸佉,若在中印國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雨中游包山精舍
- 手披丹臺文,腳著赤玉舄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夏日閑居作四聲詩寄襲美·平入聲
- 手提孤篁曳寒繭,口誦太古滄浪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湖散人歌
- 手關(guān)一室翠微里,日暮白云棲半間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山中僧
- 手援玉箸不敢持,始狀芙蓉新出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長林令衛(wèi)象餳絲結(jié)歌
- 手便筇杖冷,頭喜葛巾輕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病中寄鄭十六兄
- 手中蓮鍔凜秋霜,九泉歸去是仙鄉(xiāng),恨茫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美人·帳中草草軍情變
- 手持金印金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清平樂·天潢佳氣
- 手拈茱萸簪髻,一枝聊記重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(diào)名
- 手攬洪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手拈青枝頻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燭影搖紅·點點飛香
- 手覽洪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手把天關(guān)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步步高
- 手扶日月補(bǔ)環(huán)窮,錫第庸旌再造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手把金爐爇壽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天下樂令/減字木蘭花
- 手把新荷葉一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樓心月
- 手把白髦從兩鹿,相逢聊問姓名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白鶴觀題壁
- 手卷白云光引素,舌飛明月響傾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再和
- 手中把長線,無帛縫不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
- 手龜不自飽,食此尚可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食薺
- 手持高斗柄,觜瀉三犁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孫端叟寺丞農(nóng)具十五首其三摟種
- 手中持尺題,肩上擔(dān)瓦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潘歙州伯恭
- 手中把筆衵小字,字以通情形以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當(dāng)世家觀畫
- 手澤在故物,默歷非故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冬傷逝呈李殿丞
- 手取眼不顧,情知獺未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楚童
- 手自除荒手自鋤,蔥鍼已插壅薤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石昌言學(xué)士官舍十題·蔬畦
- 手持能賦筆,勢似強(qiáng)弩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伯初通判婺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