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1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手把須彌槌,笑打虛空鼓。 -- 出自宋·釋景暈·偈
- 手指空中底,要且不是佛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又布袋贊
- 手擎一穗青絲柳,身倚千層碧玉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契適·觀音詩
- 手把粗糲藜,要打天邊月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拾得贊
- 手種疏梅已發妍,今年春色勝常年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
- 手后闌干唱竹枝,哩哩啰,天涯望遠無人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手把輪珠,數個什么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布袋贊
- 手里底拈不出,覷不破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草衣文殊贊
- 手把豬頭不自噇,面前背后鬼分贜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豬頭和尚贊
- 手把花枝半蔗面,不令人見轉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手持經卷,付與同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寒山持經拾得手接
- 手挼黃菊蕊,寫放瀑厓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記夢
- 手把離騷經,閒倚闌干讀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江樓寫望
- 手把楞伽經,交趺對爐篆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自紀
- 手托庵六便放憨,千鈞重擔要人擔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送雪峰化主
- 手執蓮經,換人腸肝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馬郎婦贊
- 手中冊子,云何抄寫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須菩提贊
- 手持拍板,口唱高歌。 -- 出自宋·釋行瑛·偈十六首
- 手攜一束書,秋風得來此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西峰日暮
- 手段通變,身心自由,不怕風濤雪擁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手眼外應金篦快,身心內照玉壺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手攜拍板傳大士,杖掛剪刀梁志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時禪人出丐求頌
- 手頭簸弄,金圈栗蓬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日本紹明知客請贊
- 手把白玉鞭,驪珠盡擊碎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手里指東畫西,口中胡說亂道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蔡宣教請贊
- 手持利刀箭,念欲殺我身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手自酌銅汁,晝夜灌其口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手足初莫犯,節言慎所行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禮佛回向偈
- 手栽楊柳恰成堤,招引清風障日西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柳市晚風
- 手足甚親,志異出處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手植有遺跡,深根幾千歲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蔣穎叔亳州矮檜
- 手自愛彈招隱曲,心知不作送窮文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次山見寄
- 手種蟠桃花,坐待三千霜。 -- 出自宋·陶應靁·古詩二首
- 手中一枝筇,藉以扶傴僂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
- 手編新史唐文備,骨立殘碑漢籀漫。 -- 出自宋·滕珂·謁梅都官墓
- 手把一編書,共倚崖邊樹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書興四首
- 手持白羽扇,笑坐青崖巔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書興四首
- 手挼腳踏思爛漫,筆頭芳香擷江蘺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寄山臞滕主簿
- 手弄紫陽云,齒漱石梁月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歙南汪叔和示以新吟掇其卷首一篇次韻歸之
- 手揮五弦目飛鴻,千載流風如接武。 -- 出自宋·王九齡·聽鼓琴
- 手持足接復一翁,三十八雙來無窮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瑞麥謠一首
- 手劚三茅印月痕,卻思廬麓接云根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寄九江宗族
- 手把長镵斸白云,無苗黃獨不勝珍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吉父韻謝谹父煮菜二首
- 手中三日香猶在,不是吳姬乞打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谹父得洞庭柑分送往往難遇賞者因成小詩
- 手扶青藜訪奇古,巖洞妙墨識涪翁。 -- 出自宋·衛石卿·游石通洞
- 手撼煙云出硯石,酒酣奮筆驅雷風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馮永之號冰壺工水墨丹青
- 手擊混沌開,有此硬脊梁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靈山觀金燈
- 手掇乾坤鐺里煎,神仙肘后有書傳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外丹
- 手撼梅花露研墨,醉將吟筆蘸清寒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夜吟
- 手提四方人,脫之於水火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東歸至衢城十五里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