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在第1個字的詩句
手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手中期得桂,箭下待穿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居感傷
- 手足猶瘡痍,饑膚未豐碩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手裹璆琳枝,不換徑寸草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張革從道謁千乘縣田秘丞京
- 手持萬丈斧,欲往斷其枝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進士高樞拱辰
- 手磨心語知許事,曾見漢唐池館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柳子玉官舍十首·怪石
- 手足迷擊刺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手把東溪處士書,欹眠湖上小僧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送劉左史去國
- 手澤皦如日,廟碑辭頗枝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趙領元先世石刻十四韻
- 手摩白云頂,足躡飛鳥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高臺寺
- 手擊妙喜國,心湛水精域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向伯恭薌林詩
- 手拗楊柳贈行人,情條恨葉江南春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折楊柳
- 手抄詩許借,口誦呪如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琮·與劉天游伯仲夜話霅中戲贈
- 手種籬邊菊,秋來亦自開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柳陌
- 手把玉芙蓉,吟笑鏘佩環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追和蘇子瞻游峽山寺韻
- 手腳一時都露了,如何遮掩得傍觀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二十五首
- 手中長柄鋤,上有千古意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覃侍者住庵
- 手把黃花語后期,孤山雪后早梅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寄無聞知侍者
- 手把新詩堪永日,休夸法帖送來禽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或以詩送來禽次韻奉酬
- 手中楊柳枝,時布慈云陰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繡觀音
- 手栽桃李已成花,久客歸心急莫鴉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王夢得意久出遠歸惠詩次韻
- 手捉高士淡墨圖,煙云到處隨卷舒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王無邪九華圖
- 手種青杉愈百尺,藤花辟蔓籠臺石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苕溪行
- 手披口吟心獨苦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韻翁伯紹教授
- 手板付丞相,此語尚須佐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別袁席之二首
- 手握幽蘭叢,照影沮漢湄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佳人倆佩明月贈俞德章
- 手開二畝蕭朗畫,個里何妨擊吾馬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用韻謝竹主人陳元仰
- 手提赤心獻天了,布衫麻鞋驚市人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醉歌贈鄒孝忠
- 手開二畝蕭朗畫,個里何妨擊吾馬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用前韻謝竹主人陳元仰
- 手栽松菊成三徑,更敞軒楹臨綠沼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寄呈王浩翁府判
- 手持朱橘炯電眼,并刀巧翦金鈴安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踏雪
- 手弄七弦琴韻古,腰橫三尺劍光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端叔游淮
- 手栽門戶新楊柳,試問春風長幾枝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寄西弟六首
- 手織補天線,五色生輝光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古興和饒云峰韻
- 手持姑溪之雙鯉,中藏片玉龍鸞鐫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汪起潛謝送唐詩用韻再送劉滄小集
- 手托東南半壁天,向天捧詔下搜賢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和趙資相
- 手澤存焉生舊感,心傳妙處長新聞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寄題巖經樓
- 手把南華讀一過,詩思陡涌如春飯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翠微樓對竹會飲
- 手折一枝驚昨夢,素娥鄰老授玄霜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陪王監簿宴廣寒游次韻
- 手持鳳管叫云開,虎咆龍吟山月白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畫云山歌
- 手招丹丘人,共臥石上苔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題赤城霞圖送友歸臺
- 手抉銀漢地上流,仰送飛鴻俯盟鷗。 -- 出自宋·敖邁·臨溪樓
- 手調湯藥進盂盤,勞問有無極纖悉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贈湖州使君李公擇
- 手攜筇竹杖,朝上龜山頭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伏中作二首
- 手披荒榛得突兀,中有窳處成樽罍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蘇翰林西山詩
- 手披牛腰之甲卷,水墨迤邐蹤微茫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為郭總兵題長江萬里圖
- 手錄道經閑自誦,門臨秋水晚慵開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歸田
- 手摩蒼蘚看題字,先正高風不可攀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觀湯泉,白龍池,小憩祥符寺
- 手指官路旁,瓦礫半榛莽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涿州道中錄野人語(良鄉役夫)
- 手戮淫昏作天子,三郎舊是臨淄王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任月山五王醉歸圖
- 手攜門前柳,虧蔽成高樹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感懷詩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