戎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驄馬不騎騎鐵馬,繡衣休掛掛戎衣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寄贈柳殿院開授崇儀使赴邊上
- 浙水東西兩節旄,君今于此握戎韜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景陽諫議赴馀杭
- 曾向文闈屈壯圖,羞將華發傍戎車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林聞遠
- 老子豈無經世術,詩人不預平戎策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滿江紅 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
- 謾說子儀驚賊膽,已聞□□在戎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(至正丙申)
- 立馬單盤俯大荒,提鞭一一問戎羌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邊詞十三首(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)
- 三晉封疆拱帝圻,兩河山色照戎衣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路季璉問聘河東時東駕出師太原
- 無限后期知有在,只愁煩作總戎身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晚春
- 仆帶雕弓馬似飛,老萊衣上著戎衣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乞假歸題候館
- 心許征南破虜歸,可言羸病臥戎衣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行營病中
- 幾許歲華銷道路,無窮王事系戎師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晚過敷水驛卻寄華州使院張鄭二侍御
- 大率已經平子目,未應更與阿戎談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喜王子溫教子
- 強拾陳言續清唱,卻慚橫槊按戎昭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交韻漳州鄧教授二首
- 理契弈秋專國手,德兼周武一戎衣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癸已圣節二首
- 頌聲諧激不為難,君王早訪平戎策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浯溪
- 政府舊曾迎象服,成都重見擁戎旃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席夫人二首
- 相業兵韜材總堪,君王喜與阿戎談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陪王樞密飯坐間示新詩因次其韻
- 晉國曾聞四蛇宇,周家親睹一戎衣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六龍駐蹕溫州先公職列西掖扈從至此手澤具載
- 誰言厚味多臘毒,坐疑匕箸生戎兵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目眚忌食戲成
- 山河兩戒南北分,天地一氣華戎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
- 何年誤認貙作熊,力小知薄當戎沖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趙制置制勝軒詩
- 自是天恩浹肌髓,不關左衽限戎夷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曾不虞乎兵分力疲,反足以啟戎心之驕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林文節紹圣日記后帖贊
- 舉目關河,驚心弧矢,顧我豈堪戎纛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齊天樂·少年塞上秋來早
- 官轍久更諳世路,邊籌熟試洞戎情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翟簡卿制參赴南安二首
- 一魯丈夫獨儒服,百曹相國漫戎衣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和徐徑坂帛詩韻并約徐立大同賦
- 有客似憐官況冷,山童日午送戎葵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酒邊
- 誰料忽成云雨別,獨將邊淚灑戎衣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餞裴行軍赴朝命
- 籌邊熟慮得全策,歸來卻獻平戎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吳司令知金州
- 只恨無功書史籍,豈悲臨老事戎軒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雨后凈望河西連山愴然成詠
- 行李亦須攜戰器,趨迎當便著戎衣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將過單于
- 揖讓未能忘典禮,英雄孰不慣戎衣。 -- 出自唐·鄭損·藝堂
- 野客乘軺非所宜,況將儒懦報戎機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奏捷西蜀題沱江驛
- 咸怨刑科有黨偏,耕夫無不事戎旃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后漢門再吟
- 拒諫勞兵作禍基,窮奢極武向戎夷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隋門煬帝
- 我聞天寶十年前,涼州未作西戎窟。 -- 出自唐·劉景復·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
- 嵇紹可能留濺血,謝玄那及總戎機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后無題(五首)
- 紀律軍中大事,運籌誰是舊元戎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
- 休笑書生已醉,黃金印掛笑元戎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
- 幾處總兵節制,太平何術教軍戎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
- 眼下太平可幸,官軍分散息兵戎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
- 滿地旌旗無數,樓頭鼓角仗兵戎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以上五首見蒲縣志卷一
- 后苑秋晴校獵歸,淡妝宮女盡戎衣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胡人背信闚漢邊,刻箭為書召戎族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圣主平戎歌
- 八鎮大臣承節制,六千君子備戎行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贈督府張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
- 去年轉粟巡邊徼,圣朝初下和戎詔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春日呈韓文
- 不逐登高老孟嘉,同來守歲阿戎家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歲菊
- 貸勛使過盛世事,威弧依舊上戎軒。 -- 出自明·俞大猷·短歌行贈武河湯將軍擢鎮狼山
- 草靸紵衫并竹扇,石榴罌粟又戎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初夏
- 自是去兇明國是,毋輕函首啟戎奸。 -- 出自宋·高載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