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在第3個字的詩句
慈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(《等慈寺北巖》,見《方輿勝覽》)白鳥遠行樹,玉虹孤飲潭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(《大慈寺芍藥》,并《吟窗雜錄》)都來消帝力,全不用兵防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木性慈仁,體順融金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行香子 木金間隔
- 出真慈、真慧無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行香子·如要修持
- 性本慈悲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山亭柳·性本慈悲
- 慈悲慈悲不可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窗*
- 法海慈航,寰中普度。 -- 出自元·孫不二·繡薄眉 鳴鶴馀音卷之六
- 布大慈甘露,廣被人倫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出家眾
- 感真慈、訣破心王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行香子 遇師
- 憶師慈訓,稍異常人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行香子 憶師父訓號白云子,名丹桂,字昌齡
- 年年慈母手中線,縫得征衫當一犁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送謝耕道謁趙史君
- 有客慈仁古寺中,蒼龍鱗畔泣春風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都下竹枝詞
- 預想慈懷動,先憑喜信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新晴
- 上皇慈筆歸中秘,學士忠名遍九垓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李校書輪對乞于故相家取上皇退位御筆上喜日
- 斷機慈訓在,懷橘孝思多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陸左丞夫人鄭氏挽詞四首
- 上奉慈顏,下式寰宇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中興上復古詩
- 我奉慈母,歸御長樂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圣孝感通詩
- 嶺度慈云境累涼,前看湖南后看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
- 尚有慈闈年九十,空揮客淚落江干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寄友
- 若非慈烏啼,血淚收不得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昔年慈母線,一一手所歷,眷眷游子心,惻惻虛堂夕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故衣
- 要知慈母生生在,認取鶉衣寸寸針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題龍氏母霜寒補衣圖
- 豈獨慈良尊有道,就論恩分即吾親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挽侍講先生王夫人詩二首
- 敬歸慈姥泉,導以旂旐央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正二哥正三哥以詩賀雨次韻為謝
- 得食慈烏皆反哺,卷簾乳燕自知歸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溪上
- 我聞慈姥巖,今作巖中游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中巖
- 吾皇慈儉卻獻來,六宮不襲唐朝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道間馳荔
- 師座慈山幾百春,精神長是念斯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登蓬萊山謝雨
- 九十慈親鬢發播,今年菊早去年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重陽侍老人飲
- 堂上慈顏近,家人語亦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徐子愚道悅堂二首
- 榮因慈孝家聲振,默契絲綸寵數殊。 -- 出自宋·馮彭年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
- 殷勤慈母手中線,縫人選行人身上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代季亨二首
- 高真慈念亟感通,天瓢一灑神馬騣。 -- 出自宋·黃應龍·迎神詞
- 欲知慈姥心,看此磯上竹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慈竹
- 藏宰慈祥意,三年只似初。 -- 出自宋·陸埈·送奚宰二首
- 贈君慈鳥篇,老詠滴紙上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徐觀伯遠將徙海陵介吾侄來索詩徐故家兵后流
- 好在慈恩塔,亭亭翠靄中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陳庭堅聘君挽章二章
- 索詩慈順堂,一再不可卻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慈順堂
- 母儀慈淑,閫范持循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樊路分為母陳安人請贊
- 不識慈氏如來,喚作布袋和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老倒慈明為指迷,釣絲絞水出群機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一念慈容元不隔,何須特地肆乖張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題石霜雷遷塔
- 喝退慈明舊日婆,移兇就吉改墳墓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怒具慈悲,喜懷慘酷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友方請贊
- 慧炬慈航在世間,除昏濟險未嘗閑。 -- 出自宋·釋契適·觀音詩
- 寂照慈威化不同,聞聲清凈得殊功。 -- 出自宋·釋契適·觀音詩
- 咦,凈慈關棙袞風雷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父不慈,子惡毒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握大慈苕箒,掃世煙塵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大慈環峰和尚贊
- 人道慈悲,誰知惡毒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小師寫真請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