愧在第8個字的詩句
愧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空嘆高歌如郢客,愧無佳賦似文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李八丈小雪同會有懷鄰幾
- 伯玉空搔首,蹉跎愧在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宋子才致后歲旦見贈
- 后來慚瓦礫,旁倚愧疚蒹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
- 素飧無小補,府仰愧金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早朝書事
- 晞陽慚札棘,濡咮愧鵜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邇英閣讀畢后漢書蒙恩賜御筵詩
- 平生白云意,疲苶愧為雄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東征答朝臣( 一作達 )相送
- 守道慚無補,趨時愧不臧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避世慚商綺,匡時愧魯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不寐
- 談詩訪靈徹,入社愧陶公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與友人過山寺
- 夢遠愁蝴蝶,情深愧鶺鴒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舟中見雨
- 悠悠思蔣徑,擾擾愧商皓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
- 珠玉難嗣音,摐轅愧孤陋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和西江(一作江南)李助副使早登開元寺閣
- 去去獨吾樂,無然愧此生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陸渾山莊
- 揆材非美箭,精享愧生芻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謁禹廟
- 到老如今日,無心愧古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山中貽同志
- 巴人寧敢和,空此愧游藩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別
- 下才叨接武,空此愧文昌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
- 左掖期連茹,南宮愧積薪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崔舍人閣老,冬至日宿直省中,奉簡兩掖閣
- 寢興勞善祝,疏懶愧良箴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病中寓直代書題寄
- 隱來未得道,歲去愧云松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藥堂秋暮
- 邊愁頻入眼,俯仰愧心期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客館
- 張儀猶舌在,不必愧於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李逢原歸蘇州
- 愚妻方罷沐,供飯愧倉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奉和子華持國玉汝來飲西軒
- 玉檻刻年華,應(yīng)無愧前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四
- 大士邀我銘,吾學(xué)愧涉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別乾明山主
- 易醉緣多病,陪公愧少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李密學(xué)會流杯亭
- 雖無泉石清,尚不愧茅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韓六玉汝戲題西軒
- 比於以舌得,此豈愧物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許發(fā)運待制見過夜話
- 詩能如阮籍,評不愧鍾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仲源暮冬見寄
- 昔云思數(shù)面,今無愧古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再別仲儀
- 數(shù)峰來枕席,曾不愧移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陳五進士遺山水枕屏
- 吾貧莫具酒,祖席愧群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吳正仲廣德路中見寄
- 朝衣慚蕙帶,佩玉愧紉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皓廟二首
- 眼青憐造士,頭白愧郎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朱嚴(yán)留別
- 無涯同清景,長是愧非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過永濟橋二首
- 君子貴慎獨,上不愧屋漏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意未萌于心
- 強為人師,寧不自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不知吟
- 愿答相思意,援毫愧不才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自述
- 有志類韓愈,無書愧文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謁岱祠即事
- 青云看一鶚,凡毛愧累百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五
- 屏居甘寂寞,佳節(jié)愧空疏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
- 惟留五字句,能不愧應(yīng)徐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
- 老生時在傍,縮手愧顏汗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答秦少章
- 厚味非貧具,先嘗愧客閑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答寇十一惠朱櫻
- 觸寒歷險來特特,愧無以當(dāng)欣有得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湖陵與劉生別
- 拙勤終不補,他日愧無傳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離潁
- 當(dāng)年延桂塾,承乏愧無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族父承務(wù)郎衡之三首
- 世方饜粱肉,視此愧何如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曹泰宇居士三首
- 唱花悲杜牧,隱杵愧梁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弟見懷
- 乾坤雖大此輒少,愧我衰老非其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盧致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