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在第9個字的詩句
感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椒桂薦芳馨,精誠冀感通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泊舟富池乞靈祠下
- 曲士應懷悅,我曹嘗感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郊居秋晚五首
- 蟲鳴切切故關聽,重感跳丸去不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十夜起對月懷斯無成父
- 病夫不知春,但覺所感多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晦日用陶靖節蠟日韻
- 招來贊普邊疆肅,詔感山東德意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賀周待制兼直學士院
- 家有靈光獨巋然,事感鴒原驚已昨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季直經干喜得三白次師繹韻見餉走筆奉和
- 千古英雄成底事,徒感慨,謾悲涼。 -- 出自·李好古1·江城子·平沙淺草接天長
- 來金殿沐淤蘭湯,因感騷人興寄長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皇后閣端午貼子詞五首
- 於焉共登臨,使我增感觸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司理弟之官岳陽相別于定王臺凄然有感為賦五
- 弱齡去激昂,漸老增感慨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縣齋秋懷
- 是雖不足契當時之感悟,不猶可以鏡方來之佞壬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范正獻奏議帖贊
- 弦管之流聲,景物之感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周少隱留春詞帖贊
- 奈詩習未除,客愁易感,剩要安排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木蘭花慢·嘆鏡中白發
- 此身彷徨臨皋上,一感還生百惆悵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陪侍丞相安晚先生宿覺際寺夜遇大風可畏遂賦
- 豈得閑身,毋庸多議,感荷九重淵聽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萬里戌邊
- 天生神醴地生材,曾感當年鸑鷟來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再用韻
- 食根思到蕭騷葉,痕感邊聲咽戍笳。 -- 出自宋·蕭崱·蘆
- 刑政能服人,怨讎至感涕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孔明
- 淡煙荒草六朝宮,萬感叢生一眺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景沂·草
- 采之欲寄誰,聊以寓感傷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古意二首
- 吏知積德不忍欺,囚感吐誠爭首服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高錄參美任
- 人生誰實空桑出,為感物類長嗟吁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觀慈烏反哺
- 但年光暗換,人生易感,西歸水、南飛雁。 -- 出自宋·莫崙·水龍吟·鏡寒香歇江城路
- 獨念平生游,使我重感傷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過太常寺簿謝公故第
- 豈是殷民頑,此亦關感召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寄張廉
- 為誰倚多才,難憑易感,早付銷沈。 -- 出自宋·吳元可·楊州慢
- 筭來爭似不相逢,空感當時無限事。 -- 出自宋·雙漸·豫章逢故人歌
- 天生一物變三才,交感陰陽結圣胎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溫和乍扇物,煦嫗偏感人。 -- 出自唐·崔立之·賦得春風扇微和
- 半生飄泊將雛意,百感凄涼舐犢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即事六絕
- 半生同住不同行,稍感傷悲心亦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秀叔
- 澤國三千里,羈孤萬感心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送張中丞入臺從事
- 八月日之五,開卷忽感激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
- 腐儒一鉛刀,投筆時感激。 -- 出自唐·楊乘·甲子歲書事
- 空勞兩地望明月,多感斷蓬千里身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懷江南友人
- 終期白日青云路,休感鬢毛霜雪侵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長安逢友人
- 得爭野老眠云樂,倍感閩王與善恩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不把漁竿
- 我慚闒茸何為者,長感余光每相假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月真歌(月真,廣陵妓女,翰林殷舍人所錄。
- 我慚阘茸何為者,長感馀光每相假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月真歌
- 大醮洪禧,青詞奏圣,感應應難遇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酹江月
- 奈白日難留,丹心易感,綠發全皤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木蘭花慢 適得醉經樂章,讀未竟而彥博尚書
- 茶筍香頓冷,瘦愁易感,舊游難覓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解連環 與金桂軒虎丘送春
- 六十歸來,今過七十,感謝圣恩嘉惠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六十歸來
- 年來將士無嘩久,為感絲綸竟日喧。 -- 出自明·孫承宗·賜貂紀事用福清少師韻二首
- 官吏來參賀,物情亦感悅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苦寒行
- 石旁拭目辯真偽,恐感禪家虛誕累。 -- 出自明·丘梁·登清涼石有感
- 車中呼入使者笑,觀感人多涕沾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訟田行
- 六朝舊跡秦淮畔,應感興亡聽水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僧之金陵
- 蒼苔滿砌無人到,猶感幽禽夜夜歸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溪居即事寄梵天阇梨
- 客以豪杰士,遇侯頗感激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