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在第6個字的詩句
感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燕雀雖微類,感愧誠不殊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義雀行和朱評事
- 幸過翦鯨地,感慕神且英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行次成皋,途經先圣擒建德之所,緬思功業,
- 人往惜事廢,感深知政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
- 蘇子臥江南,感嘆中夜起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定國聞子由臥病績溪
- 不必戀恩多感激,過淮應合見徵黃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淮南送司勛李郎中赴闕
- 游客賈生多感概,閑官白傅足篇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王適韻送張耒赴壽安尉二首
- 舊恩終未報,感嘆不勝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歐陽太師挽詞三首
- 老客不成寐,感懷無限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夜坐
- 凄涼無可奈,感慨動悲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對雨 其四
- 我生合忘言,感慨徒傷悲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偶書
- 游子未能歸,感慨心如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墨萱圖 其二
- 我聽老叟言,感慨欲吐嘔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歷棗強縣
- 豈是有為增感慨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楚漢兩城
- 絕憐知己少,感慨獨傷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泊聊城
- 滿地落花增感慨,故家喬木已蕭條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別友
- 吾非厚知己,感嘆此蒼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王西樞出鎮鄭圃八首之三
- 寥寥今非古,感激事真妄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答裴煜二首
- 若道人情無感慨,何故衛女苦思歸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明妃曲二首
- 灸灼君所勸,感君書上辭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簽所勸灸
- 志士喜功業,感時心易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書事
- 爭奈多情易感,音信無憑,如何消遣得初心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恨春遲
- 誰道槿花生感促,可憐相計半年紅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夸紅槿
- 好夢初驚百感新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好夢初驚百感新
- 隱顯乖夙心,感遇見真性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
- 孤負平生愿,感涕下沾襟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
- 徂落方自此,感嘆何時平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伊人信往矣,感激為誰嘆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如何蘭膏嘆,感激自生冤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婉孌時永矣,感悟不見之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固窮憐甕牖,感舊惜蒿簪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用韻
- 避時難駐足,感事易回腸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覽物雖暫適,感懷翻然移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城南感懷呈永叔
- 君行無遽行,感我思古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短歌行
- 其精不是交感精,廼是玉皇口中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心竟恁地歌
- 古道今已矣,感寤空涕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佇立為爾嘆,感我淚沾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少年行
- 遲莫飄零偏感舊,幾回垂淚睇神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聞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愴然有
- 上天意何如,感嘆靡終畢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種懷香
- 青年豈長住,感此思夙昔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日書事
- 齊妃播淑德,感彼蟲薨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雞鳴曲
- 徘徊歲華晚,感激生愁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驚覺凜毛發,感我涕汍瀾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上天意茫茫,感嘆空悲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柯遂卿一首(并序)
- 倦翮得安巢,感荷天地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因之論知己,感激更難逢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同前
- 早是客情多感慨,煙漠漠,雨濛濛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春來江上打頭風
- 已是年來傷感甚,那堪舊恨仍存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臨江仙·偶向凌歊臺上望
- 么弦咽處,空感舊時聲,蘭易歇,恨偏長,魂斷成何事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驀山溪·金柔火老
- 新握兵符應感激,遠緘詩句更風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,走筆酬贈,因代書賀
- 憐君成苦調,感我獨長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酬武蘊之,乙丑之歲始見華發余自悲遂成繼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