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在第3個字的詩句
感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我來感物變,何異在山郊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春日城南聞禽鳥聲喧甚為賦二十二韻
- 懷人感西風,翁仲守孤柏。 -- 出自宋·董道輔·紹熙庚戍中秋后三日拜張于湖墓
- 忘形感憤泣東南,氣生果銳吞西北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漢中行
- 即事感百慮,撫躬悲一翁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二首
- 三生感容堂,晚節尤可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晦庵感興詩,本非得意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疲庶感幽念,未用思神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康慶之秋雨喜涼書懷五首
- 偽心感咎證,水旱常頻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朱橋早行
- 重來感時序,更覺子山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梧桐嶺感舊
- 游子感蕭辰,命侶登爽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九日會客面岳亭以采納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分
- 予方感嫠緯,耳此距躍三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謝章奏疏賦朝陽吟
- 游子感詩歌,居人思日勉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江心長句
- 再歲感末疾,長江理歸航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哀呂東萊
- 高士感時節,忘言發幽琴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汝功晚涼城上
- 喜極感今昔,潸然涕將流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詩別杜安行赴合州守
- 公心感激侈上賜,刻在金石尊神謨。 -- 出自宋·何郯·益州州學對訓堂
- 遺堞感至今,平生行樂處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樂府雜擬
- 徒知感義海邊州,未效精衷已白頭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義鳥
- 牧之感遺事,名字留碑陰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凌歊臺
- 因之感時節,幽憤空忉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感春
- 人生感元化,道貴窮性原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群物感氣動,飛鳴不自知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得時感靈變,呼吸乘風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放魚
- 么形感氣變,默得幽憩心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詠蟬
- 精忠感帝聰,異寵褒圣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章發運楶
- 昔人感秋聲,舞躍中音節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彈箏峽
- 一飯感恩無地報,此心許國已天知。 -- 出自宋·李申之·獻帥府經歷二首
- 風云感遇依鱗翼,鸞鵠棲停映竹梧。 -- 出自宋·李祥·挽韓尚書
- 一家感兒孝,不俗使親驚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謝{嚼口換日}
- 真能感鶴唳,何至學驢鳴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庾域
- 不緣感召豐年好,安得從容暇日游。 -- 出自宋·林元晉·登十洲之一亭
- 終焉感窮途,萬慮集中夕。 -- 出自宋·木待問·火后寄詮老
- 一時感慨無難事,老叔今逾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樵侄誓酒一絕喜之
- 紫極感秋吟,北窗和月宿。 -- 出自宋·譙令憲·和太白感秋
- □□感易極,學成功未施。 -- 出自宋·邵津·挽東萊先生
- 多情感會別,聚散安可常。 -- 出自宋·沈莊可·題分宜上松晚香堂
- 要知感伏休徵處,次第鸞凰上碧虛。 -- 出自宋·師禎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相攜感慨一墜淚,唯我與汝非同年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伯才伯仲之官
- 公重感慨,伐石再鐫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端明尤木石
- 寒蟲感秋氣,非為游子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送僧
- 至誠感通,如鼓應桴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天道雖遠行
- 遺調感人多,今人孰能識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羌笛
- 氣候感微蟲,終夜常悲啼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夢覺辭
- 未嘗感應,至今羅噪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秋針感線溪,云衲幾回披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送僧之金陵
- 衰年感時節,坐久心寸折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初蟬
- 衛人感齊恩,瓊琚未容報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小蕊一十六枝
- 沉吟感素商,凄清鳴萬籟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新秋雨過述懷
- 微涼感團扇,古意歌白紵。 -- 出自宋·蘇邁·夜坐聯句
- 歲窮感親心,倚門方遠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趙君權中歸福唐兼呈陳季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