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息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師旅之余旱繼之,可為太息此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趙鼎臣赴召二首
- 傍水桃花春爛熳,誤傳消息到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題桃源圖
- 身外色香空荏苒,鼻端消息正霏微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浣溪沙
- 只為北枝太寒苦,東君消息故應(yīng)遲。 -- 出自宋·陳景沂·梅花
- 批了龍鱗歸釣魚,江濤帖息果天歟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豐城鄒端簡韻就送其歸
- 乞得危身百尺竿,冥心晦息掩柴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吳園親友韻
- 炯精神、依然未老,鶴標(biāo)龜息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賀新郎·云擁油幢碧
- 匆匆佩珠暗解,斷歸鴻、消息兩沈沈。 -- 出自宋·史深·木蘭花慢·畫樓簾半卷
- 已約巖頭同數(shù)宿,如何消息竟茫然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寄石隱老嶼上人
- 壺中九華竟不得,坡老嘆息不離口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李士宏得薌林五老石地野人
- 稚子歡呼新入屋,老夫嘆息早歸田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歲晏遷居
- 卻是鄰家雞唱準(zhǔn),不差消息已天明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鄰家曉雞
- 沽酒難澆傀儡胸,風(fēng)平浪息臥孤篷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雷江
- 為山功夫在進簣,窮源消息間乘槎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胡和聊用所贈王復(fù)翁韻見寄疊韻奉謝
- 山水路遙人不到,茅君消息近知無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何事加持功已倍,日邊消息尚茫然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仵判院八首
- 雪塢霜林,一夜報、春歸消息。 -- 出自宋·游子蒙·滿江紅·雪塢霜林
- 長安城東洛陽道,車輪不息塵浩浩。 -- 出自·***·東陽夜怪詩(盧倚馬寄同侶二首)
- 華表柱頭留語后,更無消息到如今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失鶴
- 華表柱頭留語后,不知消息到如今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失鶴
- 今我前程能幾許,徒有余息筋力羸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昆璞要疑方卓絕,大鵬須息始開張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同年李侍郎龜正
- 巫峽云深湘水遙,更無消息夢空勞。 -- 出自·李中·所思代人
- 夜照路岐山店火,曉通消息戍瓶煙。 -- 出自唐·韓昭·從幸秦川過白衛(wèi)獻詩
- 自是君王正沈醉,豈知消息報隋軍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陳·臨春閣
- 綺陌香飄柳如線,時光瞬息如流電。 -- 出自唐·程長文·春閨怨
- 東船得風(fēng)帆席高,千里瞬息輕鴻毛。 -- 出自唐·李浩·東西船行
- 眼下太平可幸,官軍分散息兵戎。 -- 出自元·邢叔亨·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
- 坐看空華起滅,這混成消息越眾美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天香·過隙年光
- 省*絲綸,早傳到、和羹消息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滿江紅 壽張繡江
- 香魂只今迷戀,問真仙、消息最分明。 -- 出自元·鄭禧·木蘭花慢 以上三首見春夢錄
- 聊寄傲、與世相違,舊交俱息,更復(fù)駕言焉取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歸去來兮
- 勇退歸來,一擔(dān)乾坤,十年息肩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沁園春 為杜左丞壽
- 但把乾坤為鼎器,兩般消息妙無窮。 -- 出自元·高道寬·逍遙令
- 白馬驅(qū)馳楚國陰,西州消息半浮沉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挽周先生明府四首
- 三月風(fēng)光臨上巳,兩京消息隔中華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癸未上巳李子素直社城樓即事
- 仙史多才顏似玉,乘鸞消息在今年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萬里風(fēng)聞海上兵,江南消息未分明。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訪姚文初于絳趺堂,遂哭現(xiàn)聞師
- 題破白云深有意,要傳消息到巫山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題李士言秀才別貯帕
- 諫署崢嶸有舊名,侯藩偃息政方成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孔中丞
- 我公裨補造化手,乞許暫息平奸驄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喜雨上文相公
- 峨峨佛屋瘦四海,志士嘆息傷容顏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百塔寺四首·芳亭
- 北榭空明新眼界,東床消息稱心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叔父生日
- 魯侯色笑有深愛,南公歡息無前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如人奄奄氣欲斷,尚有微息出入三寸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久旱得雨
- 燕燕承恩住遠條,初能順息度寒宵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讀趙
- 幸自十分懸素魄,豈應(yīng)一息駐妖魔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蝕韻
- 待倩天邊幾鴻雁,為傳消息到皇州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錢仲庸主簿入京三首
- 只恐東風(fēng)解相怨,漏他消息入毫端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墨梅
- 天公屬月為眼睛,曉夜不息天中行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月
“息”同音字
- 娭
- 肸
- 肹
- 扱
- 糦
- 郗
- 饎
- 螅
- 昔
- 鬩
- 戲
- 戯
- 戱
- 鑴
- 塈
- 墍
- 嵠
- 系
- 繫
- 鯑
- 臘
- 鉨
- 鈢
- 鉩
- 溪
- 磎
- 粞
- 谿
- 蹊
- 鸂
- 舃
- 舄
- 闟
- 趇
- 歙
- 菥
- 犧
- 犧
- 裼
- 錫
- 錫
- 觹
- 習(xí)
- 係
- 俙
- 傒
- 僖
- 兮
- 凞
- 匸
- 卌
- 卥
- 厀
- 吸
- 呬
- 唏
- 唽
- 喜
- 喺
- 嘻
- 噏
- 嚱
- 囍
- 壐
- 夕
- 夞
- 奚
- 媳
- 嬆
- 嬉
- 屃
- 屓
- 屖
- 屣
- 屭
- 嶍
- 巇
- 希
- 席
- 徆
- 徙
- 徯
- 忚
- 忥
- 怬
- 怸
- 恄
- 恓
- 息
- 悉
- 悕
- 惁
- 惜
- 慀
- 憘
- 憙
- 戲
- 扸
- 晞
- 晰
- 晳
- 暿
- 曦
- 析
- 枲
- 桸
- 椞
- 椺
- 榽
- 槢
- 樨
- 橀
- 橲
- 檄
- 欯
- 欷
- 歖
- 氥
- 汐
- 洗
- 浠
- 淅
- 渓
- 漇
- 漝
- 潝
- 潟
- 澙
- 烯
- 焁
- 焈
- 焟
- 焬
- 煕
- 熂
- 熄
- 熈
- 熙
- 熹
- 熺
- 熻
- 燨
- 爔
- 犀
- 犔
- 犠
- 狶
- 璽
- 琋
- 璽
- 瘜
- 皙
- 盻
- 睎
- 瞦
- 矖
- 矽
- 硒
- 硳
- 磶
- 礂
- 禊
- 禧
- 稀
- 稧
- 穸
- 窸
- 細
- 綌
- 緆
- 縘
- 縰
- 繥
- 細
- 绤
- 羲
- 習(xí)
- 翕
- 翖
- 膝
- 舾
- 莃
- 葈
- 葸
- 蒠
- 蒵
- 蓆
- 蓰
- 蕮
- 薂
- 虩
- 蜥
- 螇
- 蟋
- 蟢
- 蠵
- 衋
- 襲
- 襲
- 西
- 覡
- 覤
- 覡
- 觽
- 觿
- 諰
- 謑
- 謵
- 譆
- 豀
- 豨
- 豯
- 貕
- 赥
- 赩
- 趘
- 蹝
- 躧
- 邜
- 郋
- 郤
- 鄎
- 酅
- 醯
- 釳
- 釸
- 鎴
- 鏭
- 鐊
- 鬩
- 隙
- 隟
- 隰
- 隵
- 霫
- 霼
- 飁
- 餏
- 餼
- 餼
- 饻
- 騱
- 騽
- 驨
- 鰼
- 鱚
- 鳛
- 鵗
- 黖
- 鼷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𠔃
- 𠪙
- 𡏲
- 𡭴
- 𣤢
- 𣳦
- 𤺊
- 𥋟
- 𧧹
- 𧪷
- 𨑭
- 𨝫
- 𩌦
- 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