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念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出處自然皆有據,不應感念泣牛衣。 -- 出自宋·李侗·柘軒
- 感得天公沛霖雨,至仁一念周萬宇。 -- 出自宋·李肖龍·題潭然公舊址
- 相彼方寸湛然地,不容二念那復千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觀音畫贊
- 我今續此妙色相,以為正念皈依處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觀音畫贊
- 普愿大員鏡智中,知我此念無間斷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觀音畫贊
- 我今繪此應感象,常以正念為皈俯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泗州畫贊
- 勞生屢已度劍棧,清游頗念登峨嵋。 -- 出自宋·閭丘泳·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萬口盡傳新詔好,累朝誰念舊恩深。 -- 出自宋·聶守真·詔赦至感而有詩
- 革履如今遠帝廬,眼前憂念總區區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
- 世故自憐生仲達,人誰不念故將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寄張欽夫知嚴州
- 若是達磨兒孫,瞥轉云門念七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臨濟東山之道命若懸絲,念念刀耕火種老此殘軀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文蔚侍者請贊
- 后念起時前念滅,起滅之念何嘗別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樞·頌古三十九首
- 禁足護生曲直中,安居收念又機杇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治國治民俱外事,存心存念自工夫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最明寺殿悟道后贈之助道頌五首
- 若向險途逢八難,只勞心念諷持名。 -- 出自宋·釋契適·觀音詩
- 四十八愿丘山重,眾生雜念亂如絲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彌陀懸鼓相贊
- 要見心珠發耿光,只消一念破慳囊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山可泐兮海可枯,相思之念無時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有美一人行
- 秋雨秋風落葉頻,江湖誰念寂寥身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懷同小野
- 幸遇知音重為舉,息心回念理元輝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
- 未了人,休將過,成佛人希念佛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數珠歌
- 得之而藏,兀然如秋兮百念自涼;用之而芳,粲然如春兮萬像成章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后會說盟如有以,此行洗念入無何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蔣新臣秀才告別作句送之
- 午缽莫嫌分飯甑,千僧無念集蒲團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一禪人出丐求頌
- 十世古今,始終不離於當念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大根大器大丈夫,不越一念了大事,三世諸佛立下風,此人堪作如來使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王氏養子要參禪,只這一念永不滅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十四首
- 心也空,法也空,不起第二念,坐斷主人翁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若有歡喜信樂心,下至十念即往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
- 雖然是中有機事,笑人惡念自墮邪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正仲次韻謝證明亦翁之作此意佳甚不次韻為報
- 事說萬端多畫虎,人無一念不亡羊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午睡
- 交知不易遇,一別會何時,念茲出門去,空有長相思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林成之五題·惜別吟
- 目睫古人曾致論,根塵當念勿喧囂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勉旃一首
- 白狗黃牛擊纜時,東歸應念我西悲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答吳斗南見寄解其自疑之意
- 跣足山行踐綠蕪,道人應念我崎嶇。 -- 出自宋·王珉·還靖師草屨
- 我聞此藝在專攻,莫起妄念思冥鴻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
- 夙夜若為勤警戒,始終一念欲相成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貴妃閣春帖子
- 敲月幾編雖滿世,澤民一念未宜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
- 朝市只尊黃閣貴,山林誰念素衣貧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有感
- 士女只知游賞樂,誰能軫念及三邊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西湖
- 此地徐筆鼛鼓節,知公一念在民勞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南康守韻
- 過我幕虛黃卷日,還鄉須念錦衣時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書魏元益便面
- 仁在吾心一念間,茍差一念隔千山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莫道薰弦無逸響,雞鳴寸念亦重華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普·題舜帝廟
- 勝說謙尊能下士,青門還念種瓜平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贄管竹樓
- 遇公於茲心膽空,教誨鄰念皆深衷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贈余純臣通判
- 圣主恩仁天地力,明公鄰念父兄慈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元符放還謝英守何智翁
- 十二時中歸一念,念中無念始真奇。 -- 出自宋·周無所住·工夫頌
- 我本三生兜率天,為差一念又塵緣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空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