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在第9個字的詩句
忘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醉語唐嗔狂李白,病忘漢免老師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感遇二首
- 想見柳邊飛蓋客,不忘花外小車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盧威仲中書
- 老去尤于朋友篤,未忘幾研琢磨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趙子固詩卷
- 閫內即妻孥,更深遂忘返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盛夏東軒偶成五首
- 小詩應大笑,笑我未忘俗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汪{左山右客}仁教授即官舍作齋予以獨冷名之
- 妾心甘自保,豈復暫忘恩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驚魂同夜鵲
- 南園避中伏,意適晚忘歸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園避暑值雨
- 閑居數月興便野,渾忘簿書相聒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書綠帷亭壁
- 堂堂送入江都去,渾忘當年攬頸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何桂林
- 清佳常滿目,衰倦敢忘詩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嘉川道中寄周正孺
- 掩門休務外,隱幾坐忘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閑遣
- 此心元自適,何處欲忘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忘憂堂
- 爾仆毋告勞,我足尚忘蹇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張真父著作游湖山
- 明年敕使宣臺饋,莫忘幽人賦葉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邦衡生日以詩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
- 江山苦招隱,鷗鷺信忘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七兄以詩相迎次韻
- 行廚何用許,勝處可忘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
- 應須超世累,宴坐此忘言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何山人大隱閣
- 亭高先得月,樹老久忘年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昌國縣普濟寺小亭
- 君出罷六安,居此澹忘憂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夏日尋藍田唐丞登高宴集
- 達士志寥廓,所在能忘機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雜詩二首
- 上人久棄世,中道自忘筌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和薦福寺英公新構禪堂
- 升沈路別情猶在,不忘鄉中舊往還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嘉興許明府
- 誰能厭軒冕,來此便忘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雪竇僧家
- 唯有孤高江太守,不忘病客在禪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
- 吾皇必用整乾坤,莫忘江頭白頭達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崔使君
- 境陟名山烹錦水,睡忘東白洞平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酬周相公見贈
- 若得神圣之藥,即莫忘遠相寄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致身同槁木,話道出忘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李道士
- 從此應多好消息,莫忘江上一閑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鄭閣赴閩辟
- 獨夫長啜泣,多士已忘筌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聊歌一曲與君別,莫忘寒泉見底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夜賦得漉水囊歌,送鄭明府
- 高逸雖成性,弓旌肯忘招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沈居士還太原
- 盻睞方知造境難,象忘神遇非筆端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
- 只將陶與謝,終日可忘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韋早陸羽
- 如何有歸思,愛別欲忘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關小師還金陵
- 文侯耽鄭衛,一聽一忘餐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借問陶淵明,何物號忘憂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雨夜呈長官
- 春山多勝事,賞玩夜忘歸。 -- 出自唐·于良史·春山月夜
- 釣時如有待,釣罷應忘筌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讀后漢逸人傳二首
- 南荒何所戀,為爾即忘歸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荔枝
- 實是舊時風味、老難忘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虞美人·平生臭味如君少
- 仍聞得丹訣,簪紱頓忘情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宮宿齋書事之什
- 此還真意,故應欲辨忘言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念奴嬌·故山漸近
- 他時俘頡利,拜賜敢忘身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靈壽木
- 梅雨初晴,畫欄開遍忘憂草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點絳唇·梅雨初晴
- 盡道憑書聊破恨,難忘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南鄉子·木落雁南翔
- 交游推上行,禮遇辱忘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挽上官文季直二首
- 藝精氣益橫,質化心忘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論俗十二首
- 謝娘歌白佇,此意可忘憂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野步
- 所以達觀士,榮枯兩忘情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溫其對月之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