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年來識得安心法,否泰元從隨蟲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虞退夫除夕七絕句
- 梅邊認得真消息,往古來今一屈伸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參政生日
- 有生同得本來公,凜凜淵冰保降衷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韻
- 餉臺今得張省主,建置不用新規(guī)模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張總卿護餉益昌
- 東君慣得花無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海棠春令/海棠春
- 玉階喜得方寸地,屋漏如臨咫尺天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燕新進士
- 我時未得江山意,但愛高明甲西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虞永康美功堂詩
- 人生能得幾回別,一別公來四千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約許侍郎諸公酒半宋正仲至自都城
- 此理充得去,三代同此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贈畫工王三錫傳神
- 問渠那得許強健,陰功久在朱陵編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壽外舅楊開國
- 俄然聽得林間語,知道新村貰酒來。 -- 出自宋·留元剛·武夷九曲棹歌
- 怕他知得後,痛肝腸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小重山·春水東流一葦杭
- 結(jié)廬分得雁山云,嶼上梅花是四鄰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賦林景參梅嶼
- 柳方染得三分綠,桃已熏成一半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用雪坡春色韻
- 不然安得白玉蕊,而乃幻此黃金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飲樂屯庶侄家賦臘梅和陳簡齋韻
- 歸來吃得飯一盂,擔到田頭汗似珠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插秧歌
- 幽人近得安心術,擷滿相籃意未厭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西巖觀瀑水簡沈莊仲三首
- 自知癡得計,常用醉為醒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閑居日有幽事戲作
- 與君所得婦女謗,此日一洗清萬古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歐陽琴歌
- 惜哉不得銘此硯,使失意心惘然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題蔡武伯所藏荊公硯
- 后來生得寧馨兒,意其得此仙為妻。 -- 出自宋·卓田·麻姑山七古壽主簿母
- 炎皇女得仙,馭氣常追隨。 -- 出自宋·彭止·四賢古風壽帥閫·赤松子
- 力貧藏得五車書,趁就炎歊曬壁魚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季夏郊墅即事
- 歲晚償得間,只愿收冊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縣齋秋懷
- 鋤荒當得經(jīng)綸否,聊作仙曹小有天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小圃茅亭初成即事十絕句
- 吾今已得師,稽首漆園周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
- 斷橋梗得泊,高堂擁圖書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
- 春風曾得曳長裾,再見應知勝百書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謁侍郎李先生
- 官居何得似僧居,著稱層樓望眼舒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移住郭婆井官廨二絕句
- 雨花那得著衣裾,遍界香分佛飯余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桂花
- 幸祖帳得少住,奈征夫催發(fā)何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與子先足及伯暢甥別投宿明月山客邸悵然有賦
- 乞間會得請,敢覬百錢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贈修水黃君子行
- 民勞儻得醫(yī),氣脈搏猶可壽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勞農(nóng)安德鎮(zhèn)古剎過句德華園二首
- 紅塵難得安棲處,借屋三間委巷深,地僻喜無車馬過,官間不廢編去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借寓楊和王府秀芳空屋寬靜爽潔意甚樂之
- 時清早得歸,永愿守蓬蓽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入都一年科舍館五午宴了后得楊園寧屋僻遠市
- 乞歸早得隱林巖,夸與漁樵舊人說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謝孟彝秘丞館中書懷
- 藕船駕得玉井來,荔支腰重金章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凌云李圣可西郊別墅創(chuàng)小亭屬余作風月無邊古
- 溷溷渠得知,不自恥牛后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同王萬里山行
- 開窗延得竹君瘦,借竹為媒來石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制幕孫君即益昌舍館疊石栽竹於盆池索賦
- 顏蘇喜得初平侶,名節(jié)知無愧范濠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墨妙堂
- 野性欣得友,不待呼孔賓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初度詣葛仙化奉香火歸邑之明日有馴鹿自中徑
- 掠奪寺得脫,歸來匿空村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去歲重陽日得彥威信附六月間二小倒及從弟倒
- 爾苦我得知,爾創(chuàng)我得捫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去歲重陽日得彥威信附六月間二小倒及從弟倒
- 一篙不得風漪力,早被青簾圣得知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泥行終日至晡始抵中橋六絕
- 然則我得其詩,手之而不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秦少游書簡帖贊
- 維珂之得,再拜嘆息,坱圠孰測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韓忠獻北道京邑二帖贊
- 幅紙之得,正邪以寓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林文節(jié)元佑日記帖贊
- 維臣其得之,錦弢瓊函,絢宸章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太宗皇帝古詩御書贊
- 探驪方得雋,負馬仍騰英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真宗皇帝御制朱表御書贊
- 其作字得東坡之骨,而加以平實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蘇養(yǎng)直書簡帖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