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當年從事君家祖,獨向爐邊得丹譜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徐霞錦
- 愿梓新吟留宇宙,也勝蘇武得生回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送淮安士友韻
- 狨號螭泣虎豹舞,單衣尚絅得瓦全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孔廟既拜之后又不遠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
- 鬢影半因憂世白,眉端時為得詩伸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次韻文以正
- 山川悠遠霜苦,可憐宿食不得時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雙雁吟
- 猶念甘旨相違,白云萬里,不得隨昏曉。 -- 出自宋·阮槃溪·大江乘/念奴嬌
- 東海拾遺來汲暗,道州諫議得陽城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及第留吳門訪史君黃松岡
- 英雄馬鬣無余地,氣勢龍蟠得幾年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雨花臺
- 早慕功名成事少,晚談空妙得心多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歸來
- 十載孤懷郁不開,二年談麈得重陪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癸巳七月送姚廉訪移司金陵二首
- 一簾遲日忽開晴,側近園池得散行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喜晴
- 泉石煙霞能自樂,棄予高舉得無情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子野郊居見寄
- 聞道市橋騎馬滑,山公歸醉得無愁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追和陳去非宣和甲辰重九韻
- 妙分西子爭妍態,絕想東坡得句時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總宜園
- 攬將山北山南翠,獨有黃昏得景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環碧園
- 花遺顏色只如此,名借酴醾得并傳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金沙花
- 碎顆綠攢知暑過,樂枝紅透得霜侵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南天竺花
- 多種杏花依此住,要知董奉得仍孫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冷翠閣與秋巖同賦
- 園丁自飽栽花利,月給楊家得幾何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梅坡園
- 未知涵味其中者,誰是元翁得正傳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題濂溪書院
- 知是何峰秀所鐘,曾因手種得仙翁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山丹花
- 才懷故里馀清夢,方說廬山得好詩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寄廬山道士二首
- 已知賦分多行役,焉用詩鳴得賞音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蕪湖過繁昌旅舍蕭然偶書
- 腴田好爵某不顧,攜手河梁得魚泚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萬緣戡破等飛煙,習氣消除得圣顛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次韻金壁夫見寄
- □吊古、不須多感,□古人、那得共杯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八聲甘州·不看萸
- 帝角他日分馀歷,咫尺鈞天得夢游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又代賦
- 不知此去從何處,還許春風得見無。 -- 出自宋·梁意娘·述懷
- 靈竿有節通天去,至藥無根得地生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一陽生是興功日,九轉周為得道年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二物會時為道本,五方行盡得丹名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舉世盡皆尋此道,誰人空里得玄關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隨意出,隨意入,天地三才人得一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修身訣
- 此個事,世間稀,不是等閑人得知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寄白龍洞劉道人
- 宿世若無仙骨分,容易如何得遇之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寄白龍洞劉道人
- 如今獲遇真仙面,紫府仙扉得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獻鄭思遠施真人二仙
- 此去于門咫尺間,樽罍無計得躋攀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仵判院八首
- 滌器倒囊尋市醖,喚船挑網得溪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初夏即事
- 竹孫和客凌風瘦,梅子偏他得雨肥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別藍詳道
- 方向杏壇逃敗北,卻子蓮社得和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楚南僧
- 倡花野蕊都銷盡,來配姚黃得共夸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三月二日紫牡丹
- 成陸成池噓吸間,是誰夢里得其端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洞庭登陸池樓
- 山中風起無時節,明日重來得在無。 -- 出自·***·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,巴民亦呼為黃心樹,大
- 祥瑞不在鳳凰麒麟,太平須得邊將忠臣。 -- 出自唐·盧群·淮西席上醉歌
- 身依泉壑將時背,路入煙蘿得地深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山居
- 功名無力愧勤王,已近終南得草堂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郡中言懷寄西川蕭員外
- 吹簫鳳去經何代,茹玉方傳得幾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程·贈毛仙翁
- 九重每憶同仙禁,六義初吟得夜光。 -- 出自唐·王起·和周侍郎見寄
- 道上東風掠面輕,一犁雨足得新晴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出游郊外七絕
- 往年秋水沈半壁,闔門九死得一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大水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