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在第5個字的詩句
徐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欲知不負徐君意,便是當年讓國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掛劍臺
- 流民泝荊徐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二
- 賓館盡開徐稚榻,客帆空戀李膺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
- 若訪郡人徐孺子,應須騎馬到沙村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章孝標校書歸杭州因寄白舍人
- 更使輕橈徐轉去,微風落日水增波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(一作劉長卿詩
- 練飛空詠徐凝水,帶斷疑分漢帝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家弟碧線泉
- 巨費漫悲徐市藥,怪書空驗少翁牛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話道
- 豈特東湖徐孺子,下得陳蕃之榻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六月道南徐,宵掠無寧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酬章教授
- 誰其下榻徐孺子,不以寒暄事竿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次韻因索紙筆
- 子承不徐徐,亦或見自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夢方飲藥或告之曰攻伐太過斯傷天和覺而識之
- 長歌隱幾,徐徐考太玄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梅花引 ?溪舊隱
- 淳熙癸卯徐令君,相逢欲執弟子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新淦令徐信甫至贛相過
- 逃劫莫如徐佐卿,山行未免飛矢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人彭永年來番禺過訪相約歸日游閣皂
- 璆鳴朝佩,徐出赤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嘉泰三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銅輦出紆徐,春宮晝講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早春侍皇太子游東苑池上呈青坊諸公
- 趙昌骨朽徐熙死,誰寫春風上錦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熊主簿示梅花十絕詩至梅花已過因觀海棠輒次
- 前身定是徐無輩,延壽溪頭了一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公論
- 行香野寺徐方至,白事琴堂久始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常權
- 平生慕用徐先輩,異世溪邊共一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
- 地靈得南徐,天險稱此固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句
- 使君今是徐州守,會宴云龍樂且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權州楊粹子直方以詩惠鶴雛次韻為謝
- 詩禮椎徐徐,律令符急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
- 越在歲執徐,公來殿西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先生東歸
- 蝶矜翅暖徐窺草,蜂倚身輕凝看花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南安寓止
- 時美城北徐,家承谷口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天生一本徐熙畫,祇欠鷓鴣相對眠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扳子磯
- 是行來赴徐卿召,昨日扁舟方戾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趙仲達
- 有母有母徐卿徐,生兒滾滾麒麟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蔡君俊五世家慶圖詩
- 寫生合在徐黃手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踏沙行 題趙善長王元章,為楊垓合寫三友圖
- 清吟但憶徐方政,應恨當時不見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尚顏(公受徐州薛尚書見知)
- 寄語江南徐孝克,一生長短托清塵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還俗尼(本是歌妓)
- 夢已到南徐,船回正鳴櫓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予謫居荊南賦詩百余篇書為兩軸丙戍夏泛舟歸
- 王孫筆自徐州派,戲為詩翁寫渭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劉提干墨竹見遺二首
- 連歲已陪徐孺子,今年更訪賀知章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魯漕四首
- 何人得似徐元直,說與君王蚤顧廬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張舍人抱嘯堂五首
- 相并語徐徐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訴衷情·芙蓉深徑小肩輿
- 不須添上徐熙畫,付與西湖別賦詩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謝潘端叔惠紅梅
- 此去空懸徐孺榻,重來無復孝廉船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修撰挽詞
- 天香入骨徐吐芬,中有秋風非外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秋雨兀坐王原慶攜孫吉父菊花倡和見過有分遺
- 嗟嗟莫致徐芻奠,掩袂傷心隕淚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黃承事三首
- 一旦召嚴徐,一旦策晁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蕃與斯遠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
- 不是東都徐孺子,誰能背俗訪吾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謝徐大雅見過
- 新知喜獲徐孺子,年少已有諸老風,譬之寶劍雖尚伏,清夜往往舒長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徐審知寄贈古句
- 圣朝既有徐州相,得路仍知異日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留別周參政詩二首
- 語似篙師徐系纜,莫教驚動白鷗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宿桐溪灣
- 母雞慣事徐啄開,可憐毛羽良毰毸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雞雛
- 華山仙伯徐思看,爭遣時人識馬周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過丹陽界中新豐市
- 惡詩聊賦徐凝瀑,妙句飛來漱鳴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葺芷筍詩
- 君友東湖徐孺子,我聞西洛邵堯夫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用真景元韻題豫章朱正父湖山清隱詩卷
“徐”同音字
- 槒
- 畜
- 絮
- 暊
- 呴
- 欻
- 烼
- 許
- 許
- 砉
- 晇
- 需
- 諿
- 戌
- 虛
- 燸
- 鑐
- 噓
- 俆
- 盨
- 蓿
- 禑
- 煦
- 綇
- 伵
- 侐
- 偦
- 冔
- 勖
- 勗
- 卹
- 敘
- 吁
- 喣
- 噓
- 垿
- 墟
- 壻
- 姁
- 婿
- 媭
- 嬃
- 序
- 徐
- 怴
- 恤
- 慉
- 揟
- 敍
- 敘
- 旭
- 旴
- 昫
- 朂
- 栩
- 楈
- 欨
- 欰
- 歔
- 歘
- 殈
- 汿
- 沀
- 洫
- 湑
- 溆
- 漵
- 潊
- 烅
- 獝
- 珝
- 珬
- 疞
- 盢
- 盱
- 瞁
- 稰
- 稸
- 糈
- 続
- 緒
- 緖
- 縃
- 續
- 緒
- 續
- 聓
- 聟
- 胥
- 芧
- 蒣
- 蓄
- 蕦
- 藇
- 藚
- 虗
- 虛
- 蝑
- 裇
- 訏
- 訹
- 詡
- 諝
- 譃
- 詡
- 谞
- 賉
- 鄦
- 酗
- 醑
- 銊
- 須
- 頊
- 須
- 頊
- 驉
- 鬚
- 魆
- 魖
- 鱮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𠕮
- 𠮱
- 𡡓
- 𡱣
- 𢖳
- 𣚏
- 𤷇
- 𥚩
- 𦅨
- 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