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征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平居鄰墻不識面,豈料萬里從征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行婦怨次李編校韻
- 公今度棧車北轅,有客越境追征鞍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后溪先生龍門賦別
- 豈無擁爐畫灰處,焉用遑遑問征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
- 仙人輕舉跨飛鶴,游子歸思隨征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俞鑒山月歌
- 雖有此泉無此耳,留君旬日駐征驂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過華嚴謁陳季若同年
- 小兒四度試春官,尚期他日修征鞍。 -- 出自宋·傅西齋·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
- 此地千年多買犢,耕男誰復怨征鼙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苧邨煙雨
- 杖錫飄然別故人,笑望梅花理征路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送璉老
- 柳色幾回輕別首,梅花偏見遠征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湘中館
- 珍重王孫方鼎貴,莫將歌舞替征袍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往年因讀岳王傳嘗為之賦今過東林睹其遺像感
- 投老經過得少留,明發飛塵暗征轂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玉泉寺
- 最恨山云去如織,不教春色著征衣。 -- 出自宋·李公明·晚行青村
- 雖有山川供遠目,不堪雨露濕征裘。 -- 出自宋·李運使·郁林州
- 歲晚田園半已蕪,緇塵滾滾落征途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有感三首
- 少壯功名當拾取,金臺落日射征袍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嚴簡卿之燕為司徒掾
- 供奉自歌南渡曲,拾遺能賦北征愁。 -- 出自宋·聶守真·題汪水云詩卷
- 已過長亭一舍寬,送行猶自挽征鞍。 -- 出自宋·沈伯達·解印至大橋鋪寄邵陽父老
- 第一傷心是別離,別來三度寄征衣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征婦詞
- 皂角林邊殺氣新,凄涼偏感北征人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皂角林
- 三歲便能大哮吼,文殊也道難征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野火回飚掩舊株,新叢滿眼臨征途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野棠花
- 自勉叢林供食缽,誰嫌塵土翳征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緣上人持缽
- 曾向流沙取梵書,草龍珠帳滿征途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溫·題畫葡萄
- 瓜戍喜催新代者,獃衫應許換征衣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通新代者書偶作
- 若欲遍游山下寺,直須經歲駐征輪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·右呈況之常
- 中饋從誰合紅巹,郵亭自詭絮征袍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韓少汲萍鄉尉
- 官路日長蝴蝶飛,豫章花落點征衣。 -- 出自宋·孫蕃·東路赤嶺鋪
- 遠俗豈知如許事,只言無計駐征驂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送陳經略二首
- 重入修門已有期,趣裝聊此著征衣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逃侍郎二首
- 峨峨蜀道艱難路,萬里行人走征戍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讀中興頌碑
- 陽羨溪頭蟹正肥,三年客盡拂征衣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送蔣推官歸宜興
- 作惡不須嗟室罄,驚魂長幸脫征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節日同兒女小集倅有詩見戲答之
- 我輩恨生南渡后,道人嘯出北征詩。 -- 出自宋·王祖弼·題汪水云詩卷
- 薄宦驅人畏簡書,金柔暑濁倦征途。 -- 出自宋·吳謹微·游仙都五首
- 已去郵亭重下馬,少須朝日暖征鞍。 -- 出自宋·吳頤·出歷坪鋪
- 到得黃盆九月天,呼童弛擔駐征韉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黃盆渡次友人韻
- 粉蝶不知行客恨,也隨飛絮點征衣。 -- 出自宋·虞詔·柳花
- 枝頭寂寂少啼鳥,天外隱隱飛征鴻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重陽
- 櫂歌江峽三月程,頗厭風濤困征櫓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渠江渡
- 到曉才通十里冰,頗憐黃帽嘆征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自常熟敲冰行舟半日一夜僅十里
- 送君直上蓬山首,莫忘西南困征取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王齊卿教授造朝
- 倚杖卻尋山下路,一川風雨濕征辀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登峴首阻雨四首
- 星使未來邨館近,為師終日絆征驂。 -- 出自宋·章詢·接宣撫偕道正訪九龍巖主喜師率成二十八字
- 只愁屢壞費修營,追呼無時困征役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渡浮橋
- 力疾微吟苜蓿盤,忽聞君已駕征鞍。 -- 出自明·陳燧·別景大
- 回首舊游成夢隔,獨將遲暮嘆征蓬。 -- 出自明·馮惟訥·秋日同參伯邵公游鳳凰山
- 別去定知頭白盡,邊隅誰念一征輪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再次真定城別陳秉中時自京西還
- 思英英而內棲兮,駕騰騰而上征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感往昔
- 林上寒鳥棲滿枝,三春歸雁濕征衣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御溝水
- 天涯極目空腸斷,寄書難無情,征雁飛不到滇南。 -- 出自明·黃氏·寄升庵調黃鶯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