廷在第6個字的詩句
廷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高才本出朝廷右,能事空推德業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文裕挽詞
- 斯時伏青蒲,廷爭守御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壯游
- 秋官為主人,廷尉居上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歌舞
- 樂哉公何憾,廷論則未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湯岐公鎮會稽
- 呼門初起外廷臣,秀氣棱棱動搢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
- 一時聞望朝廷重,余事文章海外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晏元獻公挽辭三首
- 經年無補朝廷事,何用區區來往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壽樓
- 癸篇驚倒漢廷臣,一眼元無四海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節推學士
- 門雖有雀尚廷尉,食已無魚休孟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請息齋書事
- 軍書陳上策,廷議借前籌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東平旅游,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
- 盡待于公作廷尉,不須從此便餐霞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送董少卿游茅山
- 龍怒鱗逆,在廷岌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王元之真贊
- 碧幢未作朝廷計,白梃猶驅婦女行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塞外
- 詔書未云可,廷論已爭竦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韓康公歸許州
- 治才精破竹,廷論壯生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君貺生日
- 治才精破竹,廷論壯生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公生日
- 遣師今見朝廷意,文律還應似兩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
- 出牧為龔黃,廷議乃陵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超然臺寄子瞻學士
- 司農家學富,廷尉里門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鄭待郎挽歌辭
- 皇明頗照洗,廷議日紛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發大庾嶺
- 虜人多竊朝廷禮,譯者交傳應對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呂沖之司諫使北
- 邊夷豈識朝廷治,耕釣唯知吏政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曹子方福建轉運判官二首二
- 為君借舞杜廷尉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喜文潛自淮南歸招飲西岡呈坐客
- 日星明概朝廷福,煙火安和田里豐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
- 淋漓醉墨楊廷秀,慷慨悲吟杜牧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題池州覽亭
- 匡衡沿牒朝廷遠,王粲從軍幕府閒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長安留別七弟兼簡劉郎
- 東門攜酒送廷評,結束從軍塞上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獨孤煥評事赴豐州
- 我來欲作秦廷七日哭,大邦猶幸非宋聾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去國行
- 笙簫本是虞廷樂,不為秋風遣棹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和居世賞編修韻
- 持平第一張廷尉,更聽君王誤殺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釋之三首
- 得非家客留廷尉,或是閨人沮仲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徐直翁侍郎二首
- 未揮潞國告廷制,久作河陽入幕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懷王制參
- 自憐無補朝廷事,又向蠻煙瘴雨中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韓叔夏送行韻
- 史題筆來,叱廷而入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頌
- 祥刑新佐張廷尉,出塞曾隨霍冠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大理黃丞宗旦使潁州
- 未應絳灌徒,廷中肯訪賢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八
- 又豈復憂朝廷苦弛慢,中官轉縱橫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風雨吟
- 有才恐失朝廷意,不日房陵被詔函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蘇宣甫
- 君之來兮殊廷,雷隆隆兮雨冥冥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楚州龐廟迎享送神辭
- 漢廷取重張廷尉,可待區區結襪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守王勉夫二首
- 頗收姓字朝廷上,寧復功名日月邊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故舊見辟幕府
- 立朝初不愧廷臣,晚節胡為苦乞身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朱世同韻二首
- 摩挲醉眼朝廷在,消息他鄉弟妹存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讀杜工部集
- 換官雖用朝廷法,竊議難逃世俗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
- 幡然要識朝廷意,易此方明父子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趙著作
- 早晚催歸漢廷右,西湖深處樂天碑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謝虛齋和詩
- 百辟班見,大廷宏敞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王文公易漕帖贊
- 君看今歲大廷魁,一種風骨何尪羸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朱典卿履常參學
- 蠲吉辰,薦明廷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上之回
- 孤忠力為朝廷計,眾望公歸臺省班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李茂先去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