庵在第2個字的詩句
庵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臞庵先生室無鄰,晚年得君情更親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別張長官東歸
- 卓庵遠入深林去,生怕世人知得處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隱者
- 止庵諸老行,今日九原人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哭林止庵
- 草庵非久住,消得四山風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和嗇庵山中雜題二十二絕
- 云庵快望窮千里,一借澄江洗客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清涼寺
- 一庵疇昔共嵚崯,古木垂阻歲月深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送洞元法師歸茅山三首
- 西庵要看千峰碧,更有江南半月梅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雨中游西庵
- 想庵住世大玲瓏,脫殼誰知脫屣同。 -- 出自宋·常挺·挽想庵和尚
- 澹庵眼似坡仙高,眇視軒冕如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胡文昌和東坡子由彭城月詩并綠澹庵新州以所
- 萬庵老子吾家客,說到儒門眼倍開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題云嚴寺
- 退庵曾毒手,進步莫回頭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留報恩定老
- 一庵寒閉戶,群木夜號風。 -- 出自宋·范宗尹·游龍華寺二首
- 晦庵感興詩,本非得意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澹庵老薦此詩人,屈道何妨可致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
- 一庵異日歸何處,萬疊寒云未覺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秋病中再賦
- 一庵依舊翠微中,身在蓬萊第幾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許宣平南山故居
- 自庵有類稿,其文世盛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朱信州自閑堂
- 孤庵半掩門,竹外見前村。 -- 出自宋·馮修之·庵
- 晦庵白鹿書猶在,非是游山只愛詩。 -- 出自宋·黃鵬飛·送陳隨隱游廬山
- 東庵遺像宿塵埃,追想雞聲午夢回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金陵即事
- 結庵嵩少深,高道恐難偏。 -- 出自宋·李若谷·寄嵩岳吉上人
- 此庵樣子,元來恁麼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西禪此庵凈老真贊
- 一庵無處知身幻,四海行來覺眼空。 -- 出自宋·潘從大·贈無庵沈相師
- 鶴庵散仙,恒齋老翁,把臂大笑聲融融。 -- 出自宋·潘景良·游金山
- 定庵回首幾春風,壞砌頹檐咽暮鐘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泊無礙定庵二首
- 密庵的子是冤讎,疾焰過風第二籌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鹿野珍禪友還七閩
- 晦庵過犯彌天大,居士無端也捏怪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聽首座之弋陽兼呈陳郎中
- 密庵家風徹骨貧,密庵有眼且無筋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悟藏主還姑蘇
- 卍庵空裹采花,諸人石上種藕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題卍庵墨跡
- 傍庵來往路相通,步步相隨躡去蹤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頌古四首
- 率庵自笑風流甚,醉后何須苦戀杯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訪香山松源和尚
- 茅庵草舍住山深,無奈檀那錯訪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無庵居士眼無筋,識得這般村和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孟無庵興師同軸請贊
- 息庵去世肉猶暖,五逆還它五逆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誰庵不會說禪,一向外邊之繞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偈頌十一首
- 東庵每見西庵雪,下澗長流上澗泉。 -- 出自宋·釋靈澄·西來意頌
- 普庵真實不問錢,只要離塵脫業纏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普庵如是道,何患不圓成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普庵達本不曾生,水月空花無實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普庵何處去,分明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住庵人,體露堂堂非故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
- 普庵見一個蝦蟆,度日常吞鱉鼻蛇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詩一首
- 普庵三頌自連拈,寄與提綱本手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睹弟子作頌題窗乃續韻警之
- 普庵不舍一微塵,本末雙彰□無說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示弟子彭資深心齋居士
- 普庵識心達理,不是胡言亂語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達理歌
- 普庵家寶,不著尋討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普庵和尚,家寶示眾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普庵和尚鐵竹歌,十圣三賢不奈何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鐵竹歌
- 普庵非相亦非名,達本忘情不見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大圓智鏡
- 普庵以此香,回向大居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謝戴安撫書院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