庵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庵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吟馀卻起雙峰念,曾看庵西瀑布冰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慈恩寺偶題
- 名庵以足關天理,須向庵中靜處參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為朱柳州賦足庵
- 六策陳丹扆,三休寄夢庵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李丞相挽詩三首
- 兩地徑規般薄地,小為庵屋大為池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東莊小留四首
- 至哉天下樂,端默坐草庵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華嚴庵
- 昨日浮云今止水,誰知庵內更無邊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參寥示簡元規詩用其韻寄之
- 庵似身兮主似心,欲明庵主須參尋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靖通庵歌
- 以睡作佛事,復名作住庵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凈明長老睡庵
- 歸來非本心,退結山中庵,秋風入我袂,又往天之南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緣庵主
- 足間優缽藏千界,掌上庵摩等一塵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邦直通判少尹題普現堂見簡之什
- 五十七年,侵尋老矣,小庵初筑林坰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滿庭芳·五十七年
- 從來絕粒喜留侯,作個庵成漫幾秋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雙溪五首
- 應笑白云猶世態,卻來庵外媚孤松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題圭師松云庵
- 安心今得法,問道舊名庵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王叔武示忠州張使君德遠近詩次韻三首
- 不厭城隅僻,新成芥子庵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芥庵自述
- 東皇萬里開疆域,掌中庵摩妙喜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菁山觀梅歌
- 老眼恍然何所得,凌云庵外見桃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海棠
- 讀書窗下病勤舊,攻媿庵中老住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仲觀有詩來謝次韻
- 懷玉山中舊住人,歲寒庵里坐禪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
- 漁叟操桂棹,樵歌過草庵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瓜廬至日即事
- 自庵寂寥無可贈,贈以庵中一個自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兄子高赴廷對
- 文舉遠游記夙昔,借一庵地袖隱帙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步虛蕊珠七言
- 傳得丹溪正派,更是平庵宅相,夷路早蜚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喬木老盤谷
- 徒羨林泉適,長年任住庵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已到宜興墳庵
- 家學存齋授,淵源自晦庵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挽鈍齋先生許象州三首
- 托詩紀曾游,誰將鐵為庵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仲冬下浣會同僚游東巖
- 還須蛻浮塵,投林結莎庵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游盤塘山后廢寺
- 幽幽遯世人,誅茅紹為庵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詠菊
- 送人還有硯,住世俗無庵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無庵道人贈硯報之以詩
- 客閑明月閣,僧閉白云庵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宿石窟寺
- 齊本及疆村業書本樵庵詞,舅誤作甥)方寸足留耕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南鄉子 題外舅郭氏留耕堂壁上(舅原誤作曰
- 欲識西臺勝,厭厭夜雪庵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吳侍郎謝王陜州寄酒
- 老僧惆悵望云歸,盡日庵前自來去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白云庵七首·白云庵
- 涼風轉右桷,好月來東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呈陳正己十四韻
- 兒孫遙指菊花辰,自訟庵中慶誕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壽母生朝四首
- 誰能寫此書,長使雨我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
- 更須辭命紱,身已住僧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遣悶
- 細窺字字欲走盤,三復庵名悟圓熟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答熟庵
- 恨無親可遺,忪慘白巖庵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知宗柑詩用韻頗險予既知之復取所未用之韻續
- 躡屐登云嶠,捫蘿訪竹庵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送別探得南字
- 近聞鄉里一奇事,宿覺庵邊祠水心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走筆代書答西士
- 兒女亦可割,深山建茅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二十日曉起
- 焉得亦如酒家叟,一茅庵住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飲興道觀有感五首
- 杞崩溶子口,鯀殛木綿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懷秋崖吏部知郡宗伯
- 忽如入壺天,偶得羽人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飲白云李居
- 隔林風度鐘聲細,認得庵中炷夜香。 -- 出自宋·馮坦·絕句
- 牢落前賢跡,光明古佛庵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按部留小詩命男明復同賦
- 法象森羅萬,全歸一寸庵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廣都世真上人南游回見訪出群公詩見示丐予一
- 戴公山下竹三徑,米老庵前云一溪。 -- 出自宋·江西舉老·送是正甫赴南徐幕府
- 因歌以記之,放筆書僧庵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