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庭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密令行教化,明庭集孔鸞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楊伯子知南昌縣
- 圣武將犁老上庭,藝文先選彍中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恭和御制聞喜宴詩
- 清廟登犧象,明庭峙孔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程於潛兩首
- 獨(dú)坐思千里,春庭曉景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長(zhǎng)門怨
- 簾外煙和月滿庭,此時(shí)閑坐若為情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定風(fēng)波·志在煙霞慕隱淪
- 鈞天金石響,洞庭弦管清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觀太常奏新樂
- 曙色照衣冠,虛庭鳴劍履。 -- 出自唐·儲(chǔ)光羲·尚書省受誓誡貽太廟裴丞
- 公府傳休沐,私庭效陸沉。 -- 出自唐·儲(chǔ)光羲·同張侍御鼎和京兆蕭兵曹華歲晚南園
- 穿牖竹風(fēng)滿,繞庭云葉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冬日
- 寒莎野樹入荒庭,風(fēng)雨蕭蕭不掩扃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故人廢宅二首
- 我愛君家似洞庭,沖灣潑岸夜波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(zèng)錢塘湖上唐處士
- 物色旁求至漢庭,一宵同寢見交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嚴(yán)子陵祠二首(后首一作杜荀鶴詩)
- 雨氣濛濛草滿庭,式微吟劇更誰聽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盧使君歸東陽二首
- 名山洞府到金庭,三十六洞稱最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(fēng)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
- 翔雁橫秋過洞庭,西風(fēng)落日浪崢嶸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寄短書歌
- 滿院雀聲暮,半庭春景斜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桂州經(jīng)佳人故居琪樹
- 茂異紛綸集漢庭,求賢詔在竹書青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金馬
- 遠(yuǎn)信三年字,空庭尺五天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前檻十二韻
- 奉璋薦紳,陟降庭止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三引群官作正安之曲
- 彭蠡鏡中行,桐庭天外倚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岳麓寺
- 訪崆峒、容與丹庭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六州
- 長(zhǎng)孺棄諸侯,漢庭相公孫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秋懷六首
- 眾鳥罷高棲,空庭失清樾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論俗十二首
- 著鞭儻未蹂龍庭,我瑟雖調(diào)何忍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四不忍
- 漲淥池塘,翠陰庭院,歸期無據(jù)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水龍吟·會(huì)昌湖上扁舟
- 同年同月下穹庭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鷓鴣天·賢圣相逢信有因
- 滿捧霞觴璨鯉庭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南鄉(xiāng)子·梅雪弄芳馨
- 第六筵開在禁庭,蒸麋燒鹿薦杯行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第十瓊筵敞禁庭,兩廂丞相把壺瓶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翠華扶輦出彤庭,蜜炬星繁天未明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感慈元殿事
- 弄玉吹簫過洞庭,煙波渺渺接巴陵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竹枝歌十首
- 想如今,人在龍庭,初勸金卮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高陽臺(tái)·駝褐輕裝
- 奈柳邊占得,一庭新暝,又還留住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鎖窗寒/瑣寒窗
- 高文知已動(dòng)天庭,昨日春雷下六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書懷
- 落日孤煙過洞庭,黃陵祠畔白蘋汀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t湘圖
- 中開香火祠殊庭,石林高臥憂蒼生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と~少蘊(yùn)生朝
- 笑語雍雍,從今庭戶初修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新荷葉
- 東風(fēng)吹玉滿閑庭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西江月·花氣半侵云閣
- 淡月秋千,落花庭院,幾度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眼兒媚·飛絲半濕惹歸云
- 怕酒醒歌闌,空庭夜月羌管清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憶舊游·念芳鈿委路
- 更微云疏雨,空庭鶴唳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月華清·樓倚明河
- 裊裊秋風(fēng)起洞庭,銀洲宮闕渺空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雨院殘春竹,風(fēng)庭折晚榴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過宗哲故宅
- 安石孤根托謝庭,合歡枝上日青青。 -- 出自明·呼文如·題亭中安石榴呈生
- 風(fēng)落梨花雪滿庭,今年又是一清明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事清明即
- 枕琴臥誦《黃庭》罷,新月鉤簾傍鶴巢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癡頤子絕句
- 憶昔汝祖浮洞庭,瀟湘片月開黃陵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鐵笛歌(有序)
- 官舍遙聞笛,宮庭暗落梅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初春夜集王元美宅餞別吳峻伯徐汝思袁履善三
- 河套云中盡虜庭,君如佩此去從軍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沈叔子解番刀為贈(zèng)二首
- 明日移舟過洞庭,蘭花斑竹遠(yuǎn)沙汀,摩挲老子雙愁眼,細(xì)看君山一點(diǎn)青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抵南康望廬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