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9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欲知余慶在,公鼎格平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文太師挽歌三首
- 今朝見烽火,白首太平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延安道中作
- 駕牛泥沒鼻,跨馬水平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園雜詩六首·苦雨
- 方齊建武治,不啻永平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邇英閣讀畢后漢書蒙恩賜御筵詩
- 卻被倒城人笑煞,太平橋畔野僧眠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問李生至清
- 算世間、惟有醉鄉(xiāng)民,平生樂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江紅 內(nèi)鄉(xiāng)作
- 我愛陂塘南畔,小川平、橫岡回抱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龍吟 同德秀游盤谷
- 西望洛陽城,大路通平津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緱山置酒
- 泉臺應快意,未必似平生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哭王處士翃
- 永嘉浙名郡,有州曰平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周宗道六十四韻
- 剽金既無畏,況復枉平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柯遂卿一首(并序)
- 結交無疏戚,艱難見平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正月廿三日得臺州黃元徽書有感(三首)
- 悵望無因見夏后,再平水土敘彝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見寄(五絕)
- 將帥如林須發(fā)蹤,太平功業(yè)望蕭張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
- 旦夕悲風起,黃沙蔽平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閑居倦時燠,開軒俯平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喜雨
- 喬木列遙天,殘陽貫平坂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九日與敬處士左學士同賦采菊上東山便為首句
- 謬官辭獲免,濫獄會平反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臨川從事還別崔法曹
- 不是懶為龍,此非延平水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(xù)古二十九首
- 因分三輔職,進領南平位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贈江西周大夫(一作贈周太史)
- 男兒且如此,何用嘆平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李溥
- 遠山橫落日,歸鳥度平川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夜(一作江)晚泊
- 雷音生絕巘,雨足晦平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李大夫西山祈雨,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
- 偉矣開元中,王道真平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二游詩·徐詩
- 斯須風妥帖,若受命平秩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初入太湖
- 閑吟鮑照賦,更起屈平愁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芙蓉
- 山橫路若絕,轉(zhuǎn)楫逢平川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崦里
- 徐陳羲皇道,高駕太平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萬重云樹下,數(shù)畝子平居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東溪杜野人致酒
- 歌聲掩金谷,舞態(tài)出平陽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
- 故人滄海曲,聊復話平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酬鄭模司直見寄
- 久不見賈誼,天已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早是玉堂客
- 喬木故家今有數(shù),太平人物年幾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曲水蘭亭
- 民康俗阜,萬國樂升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民康俗阜
- 化日遲遲,文章半刺,平分風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正好江南
- 瑞光中、渺祝無疆,太平圣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瑞鶴仙·是歡聲盈萬戶
- 微波坐來息,人意亦平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涵碧堂
- 短短蒲耳齊似剪,平平沙石凈于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東溪
- 緒言猶在耳,尚想見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云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
- 兒孫何所樂,向此是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因成感興章,庶用語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
- 掃歸成都與士夸,君平曾已悟星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閻仲孚郎中南游山水
- 岸口出近郭,野徑通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
- 岸痕添宿雨,草色際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登許昌城望西湖
- 因吟適情性,秋欲到平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晏相公
- 安知轉(zhuǎn)回溪,始覺來平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游龍門自潛溪過寶應精舍
- 移枯復窊缺,劃徑就平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謝仲弓廷評新理北園
- 未由逢故人,坐石語平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金山曇穎師呈永叔內(nèi)翰
- 因來泊古渡,聊且上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將次項城阻風舟不能進
- 何當卻之官,古縣入平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刁秘校授漣水主簿歸四明省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