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9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身閑甘旨下,白發太平人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句
- 萬里天地空,清飆在平楚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美劉太保
- 月曉已開花市合,江平偏見竹簰多。 -- 出自唐·蕭遘·成都
- 數家分小徑,一水截平蕪。 -- 出自唐·李昌符·題友人屋
- 同承太岳胤,俱值太平時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留別從弟郴(一作琳)
- 霜濃月薄星昭昭,太平才子能歌謠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雞鳴曲
- 百司舊分當玉殿,太平官屬無遺彥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煌煌京洛行
- 危橋橫古渡,村野帶平林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原上
- 浣紗春水急,似有不平聲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西施灘
- 只此上高樓,何如在平地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金谷園
- 半庭栽小樹,一徑掃平沙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題楊山人隱居
- 不言如守默,設計似平讎。 -- 出自唐·高輦·棋
- 攜朋出遠郊,酌酒藉平沙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薛少卿赴青陽
- 百丈為前牽,萬險即平砥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志峽船具詩·百丈
- 百丈為前牽,萬險即平胝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志峽船具詩·百丈
- 風流信多美,朝夕豫平臺。 -- 出自唐·陳政·贈竇蔡二記室入蜀
- 舟楫通大江,車輪會平陸。 -- 出自唐·王揆·長沙六快詩
- 地若無山川,何人重平道。 -- 出自唐·唐備·失題二首
- 欲去不去遲遲,未展平生所佇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秋日思舊山
- 連峰數千里,修林帶平津。 -- 出自唐·曇翼·招隱
- 鸞鳳棲瑤林,雕鶚集平楚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禋祠彰舊典,壇廟列平疇。 -- 出自唐·李夐·恒岳晨望有懷
- 逡巡覺后,特地恨難平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臨江仙·一番荷芰生池沼
- 沉沉數千載,一鳥下平蕪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姑蘇懷古(和陳惟寅韻)
- 擁丹穴仙雛,表瑞升平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春從天上來 壽張惟健五月十六日
- 今日芙蓉洲上,洗盡平生塵土,銀漢溢清寒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水調歌頭 與魏鶴臺飲夫容洲,牟成甫用東坡
- 二鄉虔劉禍,慘甚長平厄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往揚名開化二鄉掩骼(“揚名”,一作“陽明
- 緬憶曹云西,生死太平辰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曹云西山水
- 兵麾忽東指,烽火蔓平陸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三貞篇寄納麟哈剌參政幕下僚友
- 亂離驚昨夢,飄泊念平生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不眠
- 走馬記狂游,正芙蕖、平鋪鏡面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驀山溪 賦崇福荷花,崇福在太原晉溪
- 天明萬象,地淵、涌泉平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滿庭芳 攢三拆字
- 從行者,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,書吏王中千,中權秉中伯庸,簿尉史彥英。 -- 出自元·姜彧·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*,太史大夫河東
- 朝暮陰晴,定應不廢,平生甘睡。 -- 出自元·曹光輔·水龍吟 附見四印齋本天籟集卷上內。原題云
- 使君元有,不凡風調,平生豪邁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賦箏
- 漢相規隨,蓋公安靖,平生心賞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壽都督史侯,時為東平總管
- 讀書貧亦好,此語試平章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調歌頭 為仲方東園賦
- 此心一忠自信,更太平、丞相舊知名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木蘭花慢 送張夢符治書赴召
- 披賞之余,輒敢用清平樂韻少答雅貺,且以奉旋旆一笑云云窗月戶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清平樂 西野內翰奉使寄示佳篇累幅,三韓山
- 但始終夷險要扶持,平生節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送鄭鵬南經歷赴河東廉訪幕
- 風煙草*,滿意一川平綠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風中柳 飲山亭留宿
- 銅柱無端隔斷,兩戒平分,天南地北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奪錦標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見劉輯滕賓涵
- 倦游頻選勝,撫劍延平,貰酒過滕王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渡江云 題鄭天趣三湘集
- 山月來時,海風不動,平地玉樓瓊宇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山月來時
- 昭陽協洽之年,當嘉平之月,長兒之官羅浮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,本燕趙書生,
- 樂叔吳文明,平陽李平幼子翁歸,泛舟送之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,本燕趙書生,
- 地偏居自穩,石路接平田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野趣
- 借問蓬萊官府,何如平地神仙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木蘭花慢 揚州壽瓜而夾士常
- 嘆飄零、俱為出山忙,平生錯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用李廷弼留別韻
- 中朝相君寬厚,領太平、歌吹宴簪纓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木蘭花慢 陪安參政宴吳山盛氏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