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9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竹林逢大阮,試為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趙阜主簿
- 世無愛才意,天有不平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貢士方清卿
- 此圖物色皆華人,太平氣象在里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擊壤圖
- 阮遙集平生幾屐,晏平仲半世一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受用
- 深源混清濁,進道闡平寬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錢省元赴太平州教授
- 高峰多遠見,淺水少平流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晨起
- 妻拿渾笑我,作計亦平平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亥月
- 磧暗更無巖樹影,地平時有野燒瘢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塞上
- 晚靄隔遠岫,秋容入平林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早秋山水硯屏
- 宜遣老鈴下,日日申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駿運使八詠堂·竹軒
- 青林隨遠岸,白水滿平湖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江上主人
- 高林夾廣道,亂水入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什邡道中
- 虎嘯龍吟光世界,太平一統樂如何!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吟劍詩
- 鳥向曉兮必如我,太平天子事事可;身照金鳥災盡消,龍虎將軍都輔佐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金鳥詩
- 一夫非自喜,正為太平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
- 行止非關人力勝,清平自有部民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七兄以庚戌重陽前解江東常平印泝江而歸先寄
- 圣心涵水鏡,即是太平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·皇帝閣
- 有祠扁汶川,倚山坐平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虎蛇方橫道,有此廉平牧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
- 病鶴臥空谷,游鴻起平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阮深甫尉桂東兩首
- 禿山束紆江,寸土無平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漩口
- 野翁麋鹿友,時與訊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程於潛兩首
- 清獻清節乖崖忠,太平盛時適其逢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夕氣生遠嶼,倦懷寄平川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山行紀事
- 鳳生丹山西,來為太平符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李微之粹成都
- 安得跨黃鵠,往款君平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張太博亨泉
- 萬命脫谽谺,神手司平反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
- 江山輸眼底,盡是太平詩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伯矩同登牛頭
- 溟蒙迷太極,浩蕩送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家江阻風二首
- 攖寧如順氣,緣督正平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暑夕
- 相期黃卷裹,培植太平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王崇慶得樽字
- 相逢雖邂逅,一見即平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寄來安孫推官
- 一炷鼻端香,方寸浪平風息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好事近·一炷鼻端香
- 歸路秦城下,寒云慘平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陸著作挽歌
- 故園滄海邊,綠柳覆平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陸著作挽歌
- 大君錫車馬,時復過平津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
- 花明洛陽苑,水綠小平津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陽東門送別
- 將修風伯祀,更福太平人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祭風伯壇應張太祝作
- 虛然異風出,仿佛宿平陽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剡谿館聞笛
- 孫武傾心與萬夫,削平妖孽在斯須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狂寇后上劉尚書
- 因知納諫諍,始是太平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玄宗幸蜀記
- 莫見守羊兒,或是初平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九首
- 雙溪逢陸海,荊渚遇平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抱麻劉舍人
- 擒生行別路,尋箭向平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堪羨蜀民恒有福,太平時節一般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
- 誰云青云險,門前是平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顧大夫
- 先生先生不可遇,愛平不平眉斗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義士行
- 汀沙生旱霧,山火照平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夏日晚望
- 因知登第榜,不著不平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李铏赴舉
- 尋思少年日,游獵向平陵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