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6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春望亦堪憐,平蕪遠接天。 -- 出自明·章士雅·春晚二首
- 薄田多種秫,平阜廣栽蕎。 -- 出自明·趙善瑛·錦里卜筑詩
- 苾芻香座穩,平仲野陰涼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過孟津次先己酉韻
- 遠水遠如鏡,平林渺欲迷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對湖
- 傭夫過嶺如平地,一歲來回一百遭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竹枝詞(二首)
- 十年磨劍遠平戎,勛業蕭條嘆轉蓬。 -- 出自明·鄭希良·偶題
- 龜蒙山勢到平原,馬頰河聲通覆釜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半生行
- 秋月如佳士,平生愿見之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延月有懷瑩觀師
- 江湖分得兩平平,九里長塘一片城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留別吳江老友
- 細草迷巖路,平田帶寺門。 -- 出自明·朱長春·春曉歸云庵留題
- 嚴冬校獵昌平縣,上馬方才賜貴妃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鳳笙九奏太平曲,鳳兮鳳兮今來儀,予將拭目而觀之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綠竹引賜都督孫忠
- 涼陰木澗青,平遠水天碧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漁釣
- 山泉宅龍蜃,平地走膏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
- 酒酣聊復說平生,結襪猶堪一再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李兕彥威秀才
- 安期本策士,平日交蒯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安期生
- 山開曠望旋平陸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桃源行
- 迷津欲有問,平海夕漫漫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早寒有懷
- 分手脫相贈,平生一片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朱大入秦
- 綠桑高下映平川,賽罷田神笑語喧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田家
- 一時同接淅,平昔共棲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貢父登黃樓懷子瞻二首
- 顧我千羊毳,平生一釣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貢父登黃樓懷子瞻二首
- 千林一枯槁,平地三尺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系御史獄賦獄中榆槐竹柏·槐
- 壯馬脫銜放平陸,步驟風雨百夫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三王維吳道子畫
- 連山帶郭走平川,伏澗潛流發涌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其四檻泉亭
- 臺高百尺臨平川,山中放火秋草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襄陽古樂府二首·野鷹來
- 卷峭寒萬里,平沙飛雪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暗香疏影·占春壓一
- 蕭散竹林風,平生約略同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王迥子高挽章五首
- 游人記得承平事,暗喜風光似昔年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清明
- 少年恃險若平地,獨倚長劍凌清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行路難三首
- 古道黃花落,平蕪赤燒生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贈苗發員外(一作李端詩)
- 東征曾吊長平苦,往往晴明獨風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火熒熒又為碧,有鳥自稱蜀帝魂。
- 洞庭春溜滿,平湖錦帆張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渡青草湖
- 穿林傍水幾平章,合有春風到草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探梅
- 陳徵宇林宰平黃孝覺黃哲維梁眾異,舊社君同氣,而亦皆好我,襟抱互弗閟;更二陳弢閹、石遺一林畏廬,老宿眾所企,吾間一詣之,則以一詩贄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勿教為逆順,平地入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法乾馭物須平穩,順日成功自酌量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無限心中不平事,一宵清話又成空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重過文上人院
- 月當軒色潮平后,雁斷云聲客起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泊鳧磯江館
- 輕陰池館水平橋,一番弄雨花梢。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畫堂春 雨中杏花
- 長堤高柳帶平沙,無處春來不酒家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蘭亭次韻
- 高田如樓梯,平田如棋局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出郊
- 憶當年、青云平步,共喜驟躋華要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永遇樂·龍閣先芬
- 涼月才上弦,平潮可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月夜汎舟姚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