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6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我家山水擅平遠,未向郭熙見秋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郭熙秋山示王覺民
- 亂離記得承平日,政出多門事如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郭熙秋山示王覺民
- 亂離每憶升平日,忽對新詩重嗟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天寶歌和魏定公文次韻
- 秋江綠漲迷平楚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踏莎行·醉拈黃花
- 中興賢相,太平時世,分外風光好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青玉案·銀潢露洗冰輪皎
- 綠發(fā)照魁星,平康爭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感皇恩·綠發(fā)照魁星
- 泰階已應升平象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千秋歲·相門出相
- 活國勛奇甚,平戎志未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張丞相十首
- 中夜飛雷砲,平明破火船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挽少師相國李公
- 太府堅辭掾,平陽頃著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挽夢錫機宜寺簿
- 夜眠不覺體平粟,卯頰共眩朝蒸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東平劉左車坎止春歌
- 弼亮需元老,平章合上公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李丞相生朝
- 此日輸真歇,平生最信緣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真歇老人退居東庵予過雪峰特訪之為留再宿仍
- 與君共是,承平年少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玉漏遲 題吳夢窗霜花腴詞集
- 把閑情換了,平生豪氣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滿江紅 張丈信夫林亭小酌,感事懷人,敬用
- 廣陵散曲屈平騷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·釃酒槌牛詫里豪
- 公子歸來,笑平生湖海,豪氣依然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漢宮春 純甫生朝,且有弄璋之喜,賦此以賀
- 快長堤萬弩,平岡千騎,波濤卷,魚龍夜。 -- 出自金·王渥·水龍吟·短衣匹馬清秋
- 危亭目極傷平楚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秦樓月 以上六首見中州樂府
- 為君重制清平曲,節(jié)奏八風調(diào)玉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牙板歌
- 誰開貞觀太平功,奪朔將軍三寸鐵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鄂國公
- 中天艮岳為平地,可但平泉草木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四月四日偕蜀郡袁景文大梁程沖霄益都張翔遠
- 不平人殺不平者,殺盡不平方太平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不平歌
- 廣園散花林,平疇藹風日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平壩城南村(三首)
- 踏歌時遣意,平楚漫風煙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野
- 來時積雨沒平原,去路鳴蟲秋正繁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留別張德隆
- 長堤高柳帶平沙,無處春來不酒家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蘭亭次韻(相傳蕭翼竊蘭亭記掀閱,百花
- 將軍本是北平豪,記得依稀身姓曹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觀獵篇(并序)
- 高皇寶鼎北平遷,羽衛(wèi)猶屯萬灶煙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送鄭職方
- 黃塵障東華,平地生波瀾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感懷(十四首)
- 人皆厭亂思平世,誰不將歸說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聞官軍南征解圍有日喜而遂詠(二首)
- 小市孤煙起,平岡落日斜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梓潼道中
- 蜀箋書字報平安,燭花和淚彈。 -- 出自清·項鴻祚·阮郎歸 吳門寄家書
- 此時平楚復平齊,咸陽宮闕到關西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賦戚夫人楚舞歌
- 軒皇尚自親平寇,嬴政徒勞愛學仙。 -- 出自唐·李衍·過白衛(wèi)嶺和韓昭
- 滿望天涯極,平臨日角紅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三學山夜看圣燈
- 俯觀河內(nèi)邑,平指洛陽川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簪茱泛菊俯平阡,飲過三杯卻惘然。 -- 出自唐·鄭絪·九日登高懷邵二
- 絕塞陰無草,平沙去盡天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塞下曲
- 處處碧萋萋,平原帶日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春草
- 明年期此約,平穩(wěn)到荊門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周秀游峽
- 數(shù)峰云腳垂平地,一徑松聲徹上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游谷山寺
- 江皋正月雨,平陸亦波瀾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江上值春雨
- 折檻意何如,平安信不虛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王振拾遺(戊辰歲)
- 晚來灣浦沖平碧,晴過汀洲拂淺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沙鷗
- 四碗發(fā)輕汗,平生不平事,盡向毛孔散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刀劍為峰崿,平地放著高如昆侖山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與馬異結交詩
- 芳草綿延鎖平地,壟蝶雙雙舞幽翠。 -- 出自唐·莊南杰·相和歌辭·陽春曲
- 曲房理針線,平砧搗文練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從軍行(一作秋閨)
- 坐看戰(zhàn)壁為平土,近待軍營作破羌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從軍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