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平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一涼滿天地,平分到庭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浴室觀雨以催詩走群龍為韻得走字
- 夜度一程云,平明踏山址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峴山次韻三首
- 空腸時(shí)作不平鳴,卻恨忍饑猶未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食虀
- 亂眼龍蛇起平陸,前身羲獻(xiàn)已黃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跋外祖存誠(chéng)于帖
- 歸家得細(xì)說,平分遺妻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端門聽赦詠雪
- 遭亂始知承平樂,居夷更覺中原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居夷行
- 澹浪搖山郭,平蕪到縣門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陸明府之盱眙
- 玉蓮池春水平,小魚雙并錦鱗行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野夫怒見不平處,磨損胸中萬古刀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偶書
- 空城寒日晚,平野暮云黃。 -- 出自唐·王績(jī)·過漢故城
- 舊苑荒馀草,平川半古丘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金陵懷古
- 吟罷還西望,平沙起雁行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秋日原上
- 不須買絲繡平原,不用黃金鑄子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曾樞密
- 老人囊書脫,平生匣劍乾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逢故人
- 下蔡迷還易,平陽破未知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宣曲二十二韻
- 無力酬推轂,平時(shí)憤抵巇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挽王平甫
- 年來三十過平頭,笑卻周郎卻自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讀周瑜傳
- 不妨聊繼廣平公,東閣疏枝與君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少稷梅花
- 夢(mèng)想風(fēng)帆轉(zhuǎn)平楚,眼明江樹綠扶疏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周承勛赴荊南幕
- 平生一點(diǎn)不平氣,化作祝融峰上云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挽張魏公
- 寒泉驥馬飲,平陸蛟龍起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竹隱先生孫應(yīng)時(shí)
- 世間多少不平事,盍向廬山靜處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友人得館游南康
- 此去沙堤路,平步上三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(diào)歌頭·天上掌綸手
- 與沈沈滄海,平分一水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東風(fēng)吹水浴平沙,厓騑鸕鶿滿釣槎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皇甫仲璋邀飲惠山
- 心期共賀太平世,去去故鄉(xiāng)親食薇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寄宋申錫評(píng)事時(shí)從李少師移軍回歸
- 明月江邊夜,平陵夢(mèng)里家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張侍御赴郴州別駕
- 首陽山倒為平地,應(yīng)始無人說姓名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首陽山
- 陸家山色隱平蕪,文彩如虹照碧虛。 -- 出自唐·朱長(zhǎng)文·陸寶山
- 三窟同蜫蟄,平岡若電驅(qū)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兔
- 暗添春宵恨,平康恣迷歡樂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山亭柳·曉來風(fēng)雨
- 即此窮朝曛,平夷免歌蹶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謝尉公靖同游北園五首
- 少損新聲放平淡,免教醉殺白頭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再和堯夫同前
- 林泉蕭酒逸平生,不識(shí)人間寵辱驚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張念五見寄
- 吾徒幸當(dāng)治平日,況又無事于牽貪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孔先生以仙長(zhǎng)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
- 清風(fēng)動(dòng)佳樹,平地泛落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晚霽
- 小雪未成寒,平湖好放船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晏相公湖上泛舟賦
- 都官郎署老,平淡古人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照鄰從予假韋蘇州集因以詩致之
- 臨觴善謔如平日,落筆佳章有古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景仁胡中
- 頻聞遣使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阮郎歸 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
- 縱得虛名,與平生相負(fù)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醉蓬萊·驟西風(fēng)凄慘
- 圓石蠔黏滿,平涂鷺立寒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雁蕩山八首·壽昌道中
- 賈島銅為像,平原繡作容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單丙文畫像
- 巖上橫生脈,平林一里溪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衢州石壁寺
- 遠(yuǎn)別寧無恨,平安莫問書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寄劉孝若
- 何地有瓜廬,平湖四畝余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薛景石瓜廬
- 小坡重疊無平屋,四月陰寒尚裌衣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高山寺晚望
- 江神尖念我,平穩(wěn)不生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還舊山作
- 所幸甚艱難,平生備嘗試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四明決獄由寧海道中
- 聞?wù)f中原太平事,數(shù)行清淚濕征衫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