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4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四海少平地,百川無定波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送客東歸
- 不設太平險,更應游子多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感懷(一作感情,以下一本俱作于鄴詩)
- 蜀國少平地,方思京洛間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過百牢關貽舟中者
- 若到長平戰場地,為求遺鏃辟魔邪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人歸上黨
- 幕府盡平蠻,客留戎閫間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冬日寫懷
- 今日虜平將換妾,不如羅袖舞春風。 -- 出自唐·紀唐夫·橫吹曲辭·驄馬曲
- 得為太平人,窮達不足數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
- 遠山媚平楚,宿雨漲清溪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雨晴后陪王員外泛后湖得溪字
- 沸鼓喧平陸,凝蹕靜通逵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在巂州遙敘封禪
- 見說太平無沴氣,山中業艾獨生遲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皇帝閣
- 漢塞草平嘶牧馬,越溪風急送歸舠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秋雨
- 一曲升平人共樂,君王又進紫霞杯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恭和御制上元觀燈
- 況是韋平有家學,須將名譽敵恩輝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向防御出守淮陽
- 身老太平殊未報,年年更得奉君觴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蔡相公侍燕集英蓼
- 策馬陟平原,天空蕩楚氛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郊外
- 見說韋平有家學,莫將文字葬墳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太慰呂惠穆公挽詞
- 酒助閑平樂,人沾雨露恩。 -- 出自唐·魏元忠·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
- 若見君平須借問,仙槎一去幾時來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
- 不慕張平子,寧希王仲宣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知·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
- 古木臥平沙,摧殘歲月賒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古木臥平沙
- 激流起平地,吹澇上侵空。 -- 出自唐·宋昱·樟亭觀濤
- 委質任平視,誰能涯始終。 -- 出自唐·宋昱·樟亭觀濤
- 陽雁叫平楚,秋風急寒川。 -- 出自唐·閻防·晚秋石門禮拜(一作禮佛)
- 吾弟當平昔,才名荷寵光。 -- 出自唐·竇蒙·題弟臮述書賦后
- 落日下平楚,孤煙生洞庭。 -- 出自唐·奚賈·句
- 晉郊既平,九區以寧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大鹵二章
- 蜀都既平,將臣失律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西師六章
- 今日太平家可樂,郎君富貴錦衣還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書仲謨先人功德院
- 永懷想平昔,涕下不能揮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哀王十三都官
- 功則太平始,任非百職倫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
- 方今太平民,尚未獲蘇息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大寒呈張太博
- 功業升平外,文章妙絕初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謝賜飛白書
- 浮泥溢平地,暴水入中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苦雨
- 多著太平策,歸來奏帝閽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同年張正臣赴海陵幕
- 計其所平反,陰功已堆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劉才邵送魏彥成韻
- 好為太平圖絕瑞,卻愁難下彩毫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題姚氏三頭牡丹
- 身與太平功業老,康強衛武百年馀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尚書生辰
- 共榮升平。 -- 出自宋·韋驤·減字木蘭花·帝城春媚
- 六世承平有史臣,紬書東洛布成均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張蕓叟左司被賜資治通鑒
- 行看升平樓外、化龍歸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虞美人·三年曾不窺園樹
- 日愿太平歸舊里,更無余事關情。 -- 出自宋·米友仁·臨江仙·寶晉軒窗臨望處
- 要就升平滋味,待公來後和羹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清平樂·瀛洲春酒
- 看到遠平才得恨,我寧歸臥尺椽間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新都驛遠平軒
- 斜日下平川,樓角銷霞縷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生查子
- 莽莽云平,都不辨、近山遠水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滿江紅·莽莽云平
- 蒼然俯平湖,秀出幾百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游池州齊山
- 歲晚話平生,期以無愧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定叟弟生朝遣詩為壽
- 良久天平明,已見金沙堆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洞庭
- 崇蓮炫平堤,修竹綠高丘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嚴慶胄射策南歸迂途相訪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
- 度溪上平坂,頓覺景物殊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舊聞長沙城東梅塢甚盛近歲亦買園其間念欲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