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3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下溉平田幾百頃,稻苗{左禾右巴}稏曾不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晉祠詩
- 適從平川役,乃遇河決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謝開封宰薛贊善
- 欲使平刑安遠俗,莫辭乘傳歷炎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廣西提刑潘比部
- 義雖平生篤,不越一再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著作孟侯宰上元
- 花影平波上,經聲小塢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諸友普明院亭納涼分題
- 蔡雖平且慢,臘月行亦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刁景純將之海陵與二三子送於都門外遂宿舟中
- 但見平沙綠水,{上艸下閭}蒿荻筍方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過雁洲
- 遠寄平淡辭,曷報瓊與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江鄰幾見寄
- 朝望平田插稻苗,暮看西村收雨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千步院兼示諲上人
- 每游平棘侯,大第夾青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山茶花樹子贈李廷老
- 誰念平原君,能於眾中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宋中道太博倅廣平
-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記,又非家鴟嘯鳳皇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祁公北園
- 自惟平昔所得者,何異瓦礫空盈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晏成續太祝遺雙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詩六十篇
- 更問平生,交久從滌水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酌別謝通微判官兼懷歐陽永叔
- 長川平界限,大屋竦棱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三和景仁對雪
- 重以平淡若古樂,聽之疏越如朱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綺翁游齊山寺次其韻
- 思君平昔憐此女,戲弄膝下無不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開封古城阻淺聞永叔喪女
- 乃思平生游,但恨江路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嘗何
- 澹澹平田水,蒙蒙半嶺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山村行
- 泯泯平慢流,行當季秋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舟上采菊
- 玉路平何廣,天形浩莫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韓持國京師雪
- 帝堯平百姓,高祖宅三秦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劉長史答十九兄
- 帝畿平若水,官路直如弦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驄馬
- 皇家平金陵,九江聚遺孽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金吾
- 因思平地春言語,使我嘗登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吟
- 水邊平轉綠楊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吟
- 土田平似掌,桑柘大如槐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過永濟橋二首
- 滿目平原百里賒,寂寥深處見人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日
- 水能平而不能直,繩能直而不能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繩水吟
- 四方平靜干戈息,我若貧時也不妨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訓世孝弟詩十一首
- 家用平康貧不害,身無疾病瘦何妨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試筆
- 一條平穩路,痛惜沒人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絕句
- 男子平生事,須于痛定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所感吟
- 吾山平兮鉅野溢。 -- 出自漢·劉徹·瓠子歌
- 朝食平田粒。 -- 出自魏晉·劉楨·詩
- 海內平生親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贈賀左丞蕭舍人詩
- 既謝平吳利,終成失路人。 -- 出自隋·呂讓·和入京
- 暗想平生,自悔儒冠誤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迷神引 貶玉溪,對不山作
- 應倚平山欄檻,是醉翁飲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八聲甘州 揚州次韻和東坡錢塘作
- 文史平昔契,淮山別離心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張著作文潛休日不出二首
- 常恨平生好古家無力,騎馬蹊田觀斷刻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
- 勿憶平山如峴首,它日我名同不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李端叔從定州先生辟
- 堂上平戎不敢聽,且激南風召時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聽閻子常平戎操
- 我行平地是絕頂,嘆息但以指爪捫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縉云守關彥遠浮山作
- 吾弟平生辛苦同,匹雛志舉百鈞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慎思聞家弟無斁捷解見貽用前韻
- 江湖平日憶蘇侯,更詠夕陽明觀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張子望顏伯儀上關納涼
- 終日平沙望渺彌,青林何許近漁磯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舟中即事
- 繚郭平湖從昔好,倚天朱檻為誰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和求仁不赴照碧堂會呈無愧之作
- 學道平生昧蹊徑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吳黯赴闕
- 西風平野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點絳唇·流水泠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