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金輪朝佛諸天喜,玉帛來王萬國平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題鐘山新寺后三日欽蒙圣制和章感遇之余謹再
- 寶掌有符重應記,虛空同壽祝升平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御賜圓通禪寺后以詩寄善世全室
- 金山重感千年夢,愿濟幽靈答治平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車駕臨蔣山于崇禱寺賜高僧齋議設無遮會謾成
- 五云樓殿開兜率,一統山河際太平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題鐘山新寺(三首)
- 白馬翩翩相逐去,灞陵原上曉云平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長安少年行(二首)
- 促君起望東南氣,三臺泰階何夕平。 -- 出自明·沈鉉·放歌贈宋君仲溫
- 江口雁飛逢歲暮,渡頭人去趁潮平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蘭溪唐君錫將訪人江上夜會華明伯席作
- 天下之間吾亦客,還將老眼望升平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涇川道中
- 才俊滿前勞顧問,愚蒙在下冀升平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有懷諸公
- 巫峽去帆江樹隱,衡陽歸雁暮云平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江閣晚望呈荊州公
- 只今薄海漸聲教,共戴堯天樂太平。 -- 出自明·孫華·鳳山懷古(三首)
- 莫謂此行勞萬乘,即今四海是升平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駕幸承天(二首)
- 水關西路聽雞鳴,嶺月初沉曉霧平。 -- 出自明·蓀谷·曉行板橋村
- 此夜已知陽道長,頻年難見泰階平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沈公路除夕元旦詩六首
- 昨看虎帳心猶壯,曾學龍韜已世平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九日海曙樓觀練士戲柬同游諸子
- 春歸楚樹浮空盡,山阻淮云入望平。 -- 出自·王偁·登采石蛾眉亭
- 內苑分來瑤水合,御橋流出鳳池平。 -- 出自明·王洪·玉泉垂虹
- 周廬未徹黃茅起,磴道新開輦路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送王孟端隨駕之北京
- 塞上猶傳八駿名,帝丘今望赤霄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維楨·康陵陪祀
- 白鷺洲前官舸發,石頭城下暮潮平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臨高臺送喬景叔之金陵
- 東倭西虜共欃槍,寧夏軍書報太平。 -- 出自明·王一鳴·寧夏破賊歌
- 北連紫塞烽煙斷,南接金臺驛路平。 -- 出自明·王英·居庸關
- 可憐世態如云變,安得人心似水平。 -- 出自明·王越·次趙廣文韻
- 鳳凰笙管宴彤庭,日聽四海歌太平。 -- 出自明·王澤·題十八學士圖
- 山僧手種門前樹,記得潮痕與樹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
- 邦傳箕子期恢復,亂比公孫待削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寄萬伯修經略朝鮮
- 伍相祠前斜日里,土人雞黍祝升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海夷八首(嘉靖甲寅)
- 云中流下不勝清,石瀨濺濺只自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碧云寺泉上酌酒與朱十六
- 欲卜封侯何日事,成都市上問君平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送蔣都護入蜀
- 兩閣花融禁御清,六符星潤泰階平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早朝武樓
- 洛下傷時同賈誼,西都賣卜似君平。 -- 出自明·文謙·次韻秋懷
- 二月江南黃鳥鳴,春江千里綠波平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次韻履仁春江即事
- 莫如閉戶學導引,動蕩血脈方和平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病項
- 萍藻多從雨后生,綠波常共小池平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園中即景
- 詩成卻怪昌黎語,凡物鳴因不得平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偶讀司馬溫公詩集有和邵堯夫年老逢春三首各
- 荒陵鳥雀聲如怨,故國風云氣不平。 -- 出自明·西白禪師·次韻李希顏同知登吳山有惑
- 持旄已歸蘇子卿,挾冊未見黃初平。 -- 出自明·謝承舉·恭題靈羊圖
- 應羞刎頸償斷足,此氣千載真難平。 -- 出自明·謝肅·馬陵行
- 白楊夜雨墓門冷,青草暮云山路平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道場山拜孫太初墓
- 石勢參差若累成,夕陽斜照海波平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巢云院
- 春霄霧散日華明,版轎西來輦路平。 -- 出自明·徐階·三月十二日文華殿朝賀東宮紀事冊立之次日也
- 山帶鐘陵蒼靄合,池分玄武綠波平。 -- 出自明·許穀·集沈大理次韻
- 檐樹不風枝自鳴,落花半與春階平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春日閑居(二首)
- 遠火依微秋草薄,驚沙寂歷暮云平。 -- 出自明·楊榮·圍獵
- 從龍處處施甘澤,四海謳歌樂治平。 -- 出自明·楊榮·璚島春云
- 鯉庭趨后勞相報,婚嫁如今累尚平。 -- 出自明·楊文卿·秋日送曾公子實卿之延安書扇頭
- 山連虎陣千年固,地接龍沙一掌平。 -- 出自明·楊一清·將至涼州
- 斥堠直通沙磧外,戍樓高并朔云平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紫荊關
- 律應一陽璇象轉,福凝五位泰階平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六首
- 鷂子塢寒山鬼行,有冢累累黃蒿平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仿杜工部同谷七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