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崔嵬分水嶺,高下與云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分水嶺
- 及來商山道,山深氣不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蟬
- 空濛天色嫩,杳淼江面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遣春十首
- 羞看稚子先拈酒,悵望平生舊采薇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
- 萬齡龜菌等,一死天地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遣病
- 此中愁殺須甘分,惟惜平生舊著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
- 慍怒偏憎數,分張雅愛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哭女樊四十韻
- 若待更遭秋瘴后,便愁平地有重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聞李尚書拜相以詩見賀
- 酒思臨風亂,霜棱掃地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黃明府詩
- 與君吟弄風月,端不負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水調歌頭·長記與君別
- 若將富貴比貧賤,一在平地一在天;若將貧賤比車馬,他得驅馳我得閑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桃花庵歌
- 青藜竹杖尋詩處,多在平橋野寺中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三首
- 鐵冠仙史隱城隅,西近平疇宅一區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西疇圖
- 青藜拄杖尋詩處,多在平橋綠樹中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(十八首)
- 高譚魏國訪先生,修刺平原過內史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湜下第歸衛州便游河北
- 芙蓉山頂玉池西,一室平臨萬仞溪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贈別華陰道士
- 橋通小市家林近,山帶平湖野寺連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冷朝陽還上元
- 白雉振朝聲,飛來表太平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雉
- 布義孫卿子,登高楚屈平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賦
- 小舟過其下,幸哉波浪平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我知切切秋蟲語,自詭平生用心苦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送項平甫倅池陽
- 貧居晏里闬,少小長東平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劉楨
- 牽絲及元興,解龜在景平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初去郡
- 年來并束床頭易,一任平章濟叔癡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丙午新正書懷十首
- 渚宮回望水連天,卻疑平地元無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荊渚中流,回望巫山,無復一點,戲成短歌
- 蜀險談間固,蠻訌檄到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龍學侍郎清河侯張公挽詞
- 直須具眼老香山,來為平章作新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煙江疊嶂
- 數帆殘照滿,一笛暮江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閶門初泛二十四韻
- 千山雖隔日邊夢,猶到平陽池館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徐子禮提舉鶯花亭
- 青泥沒髁仆頻驚,黃海平橋馬不行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墊江縣
- 憶昔三生住翠微,偶來平地著征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癸亥日泊舟吳會亭
- 柳堤隨草遠,麥隴帶桑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將至石湖,道中書事
- 轟雷卷雪鬢成絲,一擲平生來此試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乳灘
- 霜入丹楓白葦林,橫煙平遠暮江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山水橫看
- 徑投一葉去,云水相與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曉自銀林至東灞登舟,寄宣城親戚
- 明朝各回首,云水相與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既離成都,故人送者遠至漢嘉分袂,其尤遠而
- 高臺何易傾,曲池亦復平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越臺曲
- 墨客幾年陪畫隼,板輿平日到萱堂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壽宋守
- 天明告四方,群后保太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元日早朝
- 早歲慕嘉名,遠思今始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
- 金埒減添栽藥地,玉鞭平與賣書人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崔禮駙馬
- 愿君去丘坂,長使道路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將歸故山留別杜侍御
- 眼前爭勝難為休,足踏平地看始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秋千詞
- 日臨宮樹高,煙蓋沙草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和裴相公道中贈別張相公
- 何必操白刃,始致海內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王侍御
- 登橋試長望,望極與天平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登平望橋下作
- 板亭坐垂釣,煩苦稍已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祭退之
- 所愿除國難,再逢天下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西州
- 董逃行,漢家幾時重太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董逃行
- 人間聚散真難料,莫嘆平生信所之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酬杭州白使君,兼寄浙東元大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