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狂風(fēng)烈焰雖千尺,豁得平生俊氣無?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杜子二首
- 且恁偎紅倚翠,風(fēng)流事,平生暢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鶴沖天·黃金榜上
- 僧向半空為世界,眼看平地起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題中峰寺
- 隙月斜明刮露寒,練帶平鋪吹不起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春坊正字劍子歌
- 歸來卻怪丹青手,入眼平生幾曾有;意態(tài)由來畫不成,當(dāng)時枉殺毛延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明妃曲
- 曲學(xué)暮年終漢相,高談平日漫周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陳舜俞制科東歸
- 三女共一丘,此憾亦難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十三女崗
- 我嘗不忍此,愿見井地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發(fā)廩
- 慚君許我論邊鎖,俎豆平生卻少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子玉同年
- 早晚青云須自致,立談平取徹侯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丁年
- 神泉冽冰霜,高穴與云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
- 忽貴不自期,何施就升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寓言六首
- 望古君無憾,論今我未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陳動之秘丞挽辭二首
- 相看不忍發(fā),慘澹暮潮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離升州作
- 五岳追尚子,三湘吊屈平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經(jīng)七里灘①
- 伏枕嗟公干,歸山羨子平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李氏園(林)臥疾
- 聞風(fēng)六郡伏,計日五戎平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
- 歸舟宛何處,正值楚江平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使還湘水
- 內(nèi)顧覺今是,追嘆何時平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
- 長恨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竹枝
- 曹操祠猶在,濡須塢未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凝睇萬象起,朗吟孤憤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江早發(fā)
- 人從別浦經(jīng)年去,天向平蕪盡處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樓上
- 飛章上達三清路,受箓平交五岳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
- 水底遠山云似雪,橋邊平岸草如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牛相公游南莊醉后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
- 忽然便有江湖思,沙礫平淺草纖纖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見寄
- 長安銅雀鳴,秋稼與云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太和戊申歲大有年,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,謹(jǐn)
- 須臾宮女傳來信,云幸平陽公主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相和歌辭·阿嬌怨
- 古來唯有王文度,重見平生竺道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碧澗寺見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詩,有三生之句因
- 悄如促柱弦,掩抑多不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五花驄馬七香車,云是平陽帝子家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感遇
- 鳴笳擂鼓擁回軍,破國平蕃昔未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凱歌六首
- 昔為帝王州,今幸天地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,因寄王大昌齡
- 西山木石盡,巨壑何時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精衛(wèi)
- 當(dāng)時置酒延枚叟,肯料平臺狐兔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梁園歌,送河南王說判官
- 害群應(yīng)自懾,持法固須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
- 南仲今時往,西戎計日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郭仆射節(jié)制劍南
- 善惡理如此,毋尤天不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顏跖
- 退之序百物,其鳴由不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蘇子美離京見寄
- 境寂聽愈真,弦舒心已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江上彈琴
- 清晨驅(qū)馬思悠然,渺渺平湖碧玉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祈雨曉過湖上
- 一室曾何埽,居閑俗慮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數(shù)詩
- 乃知深遠畫,施設(shè)在安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張洞推官赴永興經(jīng)略司
- 鳴於有道國,出則天下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杜默
- 桂館神君去,甘泉輦道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漢宮
- 緩步應(yīng)多樂,壺歌詠太平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柴舍人金霞閣
- 不須授簡樽前客,好學(xué)平津自有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相州榮歸堂
- 謳歌興法從,可見泰階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
- 老僧自說從居此,卻悔平時事遠巡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廣陵五題其五次韻子由題光化塔
- 佛手筆端別有神,往來平安報良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墨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