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濡毫我欲從君賦,未害平生鐵石腸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王成之詠梅
- 青風(fēng)玉幾山前路,忍負(fù)平生一片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簡瑄上人
- 巖竹倒添秋水碧,渚蓮平接夕陽紅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陳待制湖樓
- 莫因饒楚思,詞體失和平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送徐璣赴永州掾
- 詞章妙處窺騷雅,師友平生祗弟兄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尤伯華廣德使君怡亭對雨
- 為言舊訪薦仝處,柳壓平堤水滿塘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王克寬有所寄草堂詩二首
- 紆朱晚歲徒云爾,養(yǎng)素平生壯矣哉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趙章泉寄詩韻
- 大倫元有序,世祿我持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湯參議三首
- 舉來握手眇乾坤,一鼓平沙萬馬奔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畏雨不出簡張端袤昆仲符伯籌諸兄
- 歸時(shí)綠鬢今黃發(fā),歸路平安我獨(dú)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聞杜鵑三首
- 老來事業(yè)僅如此,慚愧平生祗小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題德源庵
- 花封勤政理,蓮幕抑持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莊僉判
- 祖鞭先著氣射斗,好吐平生經(jīng)綸胸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臨川王丞秩滿造朝
- 乾坤寂寞常如客,今古平章無盡詩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梅花
- 郡將出奇計(jì),一勦諸峒平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避寇
- 家書何日到,世路幾時(shí)平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呈贛守陳千峰先生
- 太清不入塵人眼,完得平生淡性情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用坡仙梅花十韻·友梅
- 澗水流亭北,莓苔片石平。 -- 出自宋·車若水·玉澗尋梅思先祖隘軒著書處
- 兒收殘稿能傳業(yè),自志平生不愧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挽梅屋
- 喧寂兩莫愜,吾意何由平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玉梁道中雜詠
- 日者今何及,天乎有不平。 -- 出自宋·丁開·可惜
- 淡中無淺短,豪處有和平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還友人詩卷
- 欠伸起喚梅花說,明日平頭五十人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除夜
- 寂寂閉門坐,身閒心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寂寂
- 帆隨潮共上,煙接岸俱平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新城
- 棣華頗換椿萱樹,雁影平沉橘柚洲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六月雨十一首
- 何必怨尤難舍我,欲教平治直須天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香潭八首
- 咸淳風(fēng)樂好,淳厚似咸平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咸淳
- 寂寞亭基野渡邊,春流平岸草芊芊。 -- 出自宋·鄭協(xié)·溪橋晚興
- 天地豈不仁,作此大不平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入書室東垣有神光自幾案出三首
- 南來盡是干名者,無復(fù)平陽下淚人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有感
- 散慵陟嵐嶺,恰與落日平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散慵
- 雷聲俯聽嬰兒語,石勢平看駿馬奔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送曹之才游天目山
- 炎光斷雨殘虹外,涼意平蕪遠(yuǎn)樹間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立秋日作
- 天高不可訴,宿憤何時(shí)平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精衛(wèi)
- 俯視萬仞淵,不啻溝澮平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(jì)行十首 龍江灣
- 江神不揚(yáng)波,歸流澹且平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(jì)行十首 竹筿潭
- 休論道骨與仙風(fēng),自許平生義與忠。 -- 出自宋·施宜生·題明道人
- 智巧同役役,得喪何不平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雜興五首
- 議論高虛終害道,圣賢平實(shí)不爭名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臨汝書院落成諸公有詩用韻
- 維此賢丈人,宇韻和且平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錢張郎中
- 三江五湖歷已盡,勢合平夷反齟齬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瓜步阻風(fēng)
- 絕壁藤蘿喜可攀,更無平地只青山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山間三首
- 衡門咫尺限關(guān)河,此地平時(shí)匹馬過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余樗年同文館書事
- 前峰綠霧藏丹葉,別浦平沙襯碧漣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和鄧慎思與太守同登清湘樓
- 漸入長效趨坦蕩,卻從平地望孱顏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題光山驛壁
- 州城斜引群峰小,湖面平吞數(shù)澤寬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登涵暉亭
- 足歷黃州百疊山,更無平地只岡巒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過馬鞍山
- 戍壘鞠芳草,耕夫歌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趙正夫使江東
- 一榻遠(yuǎn)分廬阜月,兩軒平揖廣寒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陶子駿佚老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