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廟冷香誰爇,城空賊自平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用仲秉韻貽照老
- 寶階露滴仙掌,秋氣正平分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水調歌頭·碧落暮云卷
- 雨過云峰凈,天高水鏡平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南歌子·雨過云峰凈
- 曾訪高人舊隱居,詩情平澹宦情疎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張倅湖上十絕
- 連宵懷晤語,心惻未能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寄方叔
- 新君鐘瑞慶,舊俗迓升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歌豐年
- 風來谷紋起,夜靜鏡奩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湖光為劉慶遠作也
- 東西合抱兩溪水,遠近平分千里山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婺州之錄參廳明遠樓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
- 嚴瀨云木冷,富春煙水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追送虞察院
- 吟詠徒愁思,嗚咽不得平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秋日遣興二首
- 已辭悍石嚴灘險,稍快平波婺港行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過婺港
- 時方需大老,復當佐升平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慶陵季文尚書休致會者三十一人各賦詩
- 蜀道乘騾萬里來,不識平原濟世才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和柯山先生讀中興碑
- 已是有官居鼎鼐,不妨平地作神仙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周益公韻
- 起家尤感勵,為吏極廉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方興化挽詞
- 行盡高山天欲半,不知平地有樓臺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大梅山護圣寺
- 坐深卻得無窮趣,只看平川一半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括蒼煙雨樓
- 欲君終就九經庫,與子平分一片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以六經左氏傳莊子遺伯中第有詩來謝次韻
- 菁江十里路逶遲,兩岸平疇接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菁江迓客
- 行人一升鹿頭關,下瞰平川如畫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粹中教授入蜀
- 初得神意清,再讀胸次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趙子野石城釣月圖
- 兩詩先到衡門下,思向平臺尋戲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秋雨兀坐王原慶攜孫吉父菊花倡和見過有分遺
- 中虛物自照,政平由心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鼓子復臨海縣齋
- 相見又睽隔,此意猶未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青林
- 門外荷蓮浥露華,綠云平地擁秋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庭前一蓮著花
- 石路無尋直,沙田不畝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行荊坑道中
- 不憚征衫有微濕,只愁平地又橫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繡川道中
- 中有臥龍君勿狎,有時平地起風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隱潭
- 人心真易感,翻手作升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三月九日從駕
- 神器親傳授,崇朝再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觀文殿學士陳公挽詞
- 紙帳白如雪,床軟枕更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泉口凈明院晝寢
- 客向愁中都老盡,只留平楚伴銷凝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句
- 小破燕支鈿早梅,雪云平澹越江遲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小破
- 破帆又指鞠城近,漠漠平沙落雁頻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陪天童覺禪師如
- 早歸多謝文翁力,莫待平安家信催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和林帥喜湯王二魁將還
- 真仙祠館鎖層嵐,下瞰平疇十里寬。 -- 出自宋·方有開·方仙翁祠
- 龐統才何陋,班超策故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無題
- 梁間珍篆古,門外碧波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一邑誠天幸,三年賴政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威愛無偏舉,權衡自適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夜月鳴笳肅,秋風列燧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泚顙人應化,分香訟亦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所欣逢歲有,此意樂時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益陽趙宰六首
- 白云飛處祝融墟,心切平安一紙書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松坡劉迂詩四首
- 生涯也趁身強健,況是平陽德可依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病中寄武公望二首
- 遙知此日黃初起,頗憶平生馬少游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
- 窮豪究勇力少縱,始得平隰流舂容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
- 爾來百多六十載,民得平土趨耕農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
- 形勝以人重,民安須政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岳陽林倅
- 江湖多撫字,秦蜀佐廉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王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