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風回五兩月逢三,雙槳平拖水蔚藍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陽湖道中
- 為國斬佞臣,坐見泰階平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雜體(二首)
- 秋山四壁明無障,野水平湖凍不波,雉避風藏深草谷,鹿知寒下向陽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拈題
- 踏盡山上土,山腰為之平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襄陽懷古
- 聲名宣尉裴中立,地步平章韓魏公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平章命
- 極意窮幽隱,虛懷仰治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缺題
- 沙明水凈天地闊,遠樹平川晴歷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
- 兩鷹意氣殊絕群,俯視平川如一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
- 誰令冠屨執羈策,頓覺平地生筼戈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
- 郎君門地清如水,不待平泉石已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白秉德西園次韻
- 燈前細認銀鉤筆,不待平安報好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韻體齋病起見寄
- 夜深雨腳何曾睡,春水平于養鴨欄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莫道茶陵水清淺,年來平地亦風波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袁渙當年死亦甘,云長平昔竟何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蜀先主
- 呂后臨朝諸呂反,賴有平勃植赤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至于度宗宋祚微,皆由平章似道棄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曹年石馬來何暮,也畏平沙八陣圖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司馬宣王
- 崎嶇放虎事方新,喜怒平生便見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法正
- 歸來今夕歲云徂,且共平安酒一壺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昨朝骨肉關情大,今日平安過望多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滿酌湖遙一時酹,問咸平事已荒涼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望和靖墓
- 手中紙在常珍重,空寫平安托鯉魚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贛上思親
- 前箭猶輕后箭深,無限平人被陸沉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夢裹思歸黃檗山,無端平地堆青嶂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黃檗
- 驀然相見鬧籃頭,話盡平生各歸去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曹溪波浪如相似,無限平人被陸沈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南風思政民俗化,順從平等無高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弦直終無曲,心邪自不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一受諸同氣,熙和理道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含元得一本真宗,誤者平論總是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幾許解吾意,慈悲早益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拂云高雁倚風摶,下視平湖萬里寬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七里瀨
- 社里得詩僧,錚錚可正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游南華臨出門書記妙瑩獻絕句索留題賦兩篇
- 云胡召至留不住,無乃平日窺其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書嚴子陵釣臺
- 真仙應祝通時澤,朽骨平冤息夜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橫江太守風月主,公與平分無乃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
- 丙吉魏弱翁,姚崇宋廣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
- 當難進處雖回避,到不平時輒怒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江水出峽
- 口姑隨所發,心自得其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浙東帥王尚書
- 石峽侵尋過,江流次第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出會昌峽
- 水石三過峽,江流四望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出清遠峽
- 海近微茫白,山窮次第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辭東廟途中作
- 雨過山毛凈,潮生水面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檄至德慶舟中晚眺
- 初月曲如鉤倒掛,長江平似鏡新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入平流
- 與上開皇極,于今享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江西倉使汪太社二首
- 渭上屯田便,山西買馬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關參議劉仲洪就京制置辟入蜀二首
- 山作旌幢擁,江絣鏡面平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悅城
- 海汛防南服,邊烽接北平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浦子口作寄吳隱君夢旸
- 數家古市低攢樹,十里平蕪遠見人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送劉休淵歸中都
- 際晚帆投岸,蒼蒼暮靄平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舟泊天門山寄金陵故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