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在第4個字的詩句
幕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萎蕤云幕翠,燦爛紅茵赩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
- 漸到簾幕間,裴回意猶懼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夢游春七十韻
- 閑云如幕碧重重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浣溪沙
- 排門簾幕夜香飄,燈火人聲小市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晚步
- 重簾復(fù)幕白晝靜,戶外車馬從西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甲辰除夜吟
- 昳晡卓幕先下程,將士黃昏始相及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桃花舖
- 誰同油幕靜,獨對篆煙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舫*晚憩
- 欄街看幕似春游,斑犢雕車碧畫油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秦樓
- 春寒簾幕幾重重,楊花盡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阮郎歸·晚妝長趁景陽鐘
- 驚飆動幕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瑞鶴仙·悄郊原帶郭
- 香熏羅幕暖成煙,火照中庭燭滿筵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田侍中宴席
- 高張素幕繞銘旌,夜唱挽歌山下宿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北邙行(一作北邙山)
- 玉階羅幕微有霜,齊言此夕樂未央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楚宮行
- 華堂翠幕春風(fēng)來,內(nèi)閣金屏曙色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
- 西征開幕府,早晚用陳琳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崔載華、張起之閩中
- 飄飖戎幕下,出入關(guān)山際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贈別王十七管記
- 君還謝幕府,慎勿輕芻蕘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睢陽酬別暢大判官
- 月卿臨幕府,星使出詞曹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
- 諸蘿幄幕暗,眾鳥陶匏亂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追和虎丘寺清遠(yuǎn)道士詩
- 珠簾繡幕卷輕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訴衷情·珠簾繡幕卷輕霜
- 夜談簾幕冷,霜月動金蛇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張仲謀過酺池寺齋
- 垂空青幕六,一一排風(fēng)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荊州即事藥名詩八首
- 山云當(dāng)幕,夜月為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法語
- 重簾復(fù)幕鎖蛾眉,銀燭金荷醉舞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答龍泉余尉問禪二小詩
- 羅帷翠幕深調(diào)護(hù),已被游蜂圣得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中玉早梅二首
- 紅樓翠幕知多少,長向東風(fēng)有是非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廣陵開元寺閣上作
- 官從府幕歸卿寺,路向干戈見禁門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光祿崔卿赴闕
- 黃簾綠幕蕭蕭夢,燈外換幾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塞翁吟·草色新宮綬
- 一貪簾幕畫堂間,便視吾廬為棄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詰燕
- 羅幃繡幕拂香風(fēng),九醖葡萄金盞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題申季山所藏李伯時畫村田樂圖
- 三年參幕小蓬萊,爛漫文章照山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林叔大架閣上京
- 覺時簾幕又斜陽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減字浣溪沙/浣溪沙
- 半垂簾幕倚闌干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減字浣溪沙/浣溪沙
- 黃簾絳幕掩香風(fēng),當(dāng)筵粲粲人如玉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江南曲/踏莎行
- 半垂油幕護(hù)殘寒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翦朝霞/鷓鴣天
- 畫樓簾幕卷輕寒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臨江仙·冷紅飄起桃花片
- 碧波簾幕垂朱戶,簾下鶯鶯語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虞美人·碧波簾幕垂朱戶
- 風(fēng)微簾幕清明近,花落春殘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采桑子·風(fēng)微簾幕清明近
- 微風(fēng)簾幕清明近,花落春殘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采桑子·小庭雨過春將盡
- 今宵簾幕揚(yáng)花陰,空馀枕淚獨傷心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憶江南·云歲迎春樓上月
- 今宵簾幕揚(yáng)花陰,空余枕淚獨傷心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憶江南(二首,與本調(diào)不同)
- 繡簾錦幕不算重,從此朱門戒霜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秋日
- 乍垂羅幕乍飛鸞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浣溪沙
- 須添羅幕護(hù)風(fēng)霜,要留與、疏梅相見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鵲橋仙·今年冬後
- 昔辭蓮幕去,三十四炎涼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重過華下
- 高陽將幕開,濯錦使旌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程端明知成都
- 旌旗移幕府,荊棘蔓叢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五哀詩·李牧
- 掩燈羅幕垂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菩薩蠻·聞人語著仙卿字
- 重重簾幕密遮燈,風(fēng)不定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
- 海棠簾幕輕寒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清平樂·離腸宛轉(zhuǎ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