帽在第7個字的詩句
帽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沐蘭幾度彈烏帽,又欲沖天放鶴飛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前之十首次詩
- 風兼水氣寒吹帽,雨積檐聲夜滴階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寓歸云閣懷上竺聽雨齋馨果二友
- 十方坐斷須拈帽,一色功圓要放鋤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純白禪人求頌
- 不覺不知,忽然帽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山儀不里龐公帽,軃袖深藏傳老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贈許居士
- 不知何處去,破帽里西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丹霞遇龐化贊
- 蕉衫身儉潔,紗帽頂清涼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夏日山居好十首
- 思飄昔日龍山帽,阻看殘秋上苑花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陳彥升學士九月校書懷舊之作
- 游戲天目道,箬帽跨蹇驢。 -- 出自宋·王當·江侯邀予作山水書以贈之
- 何須待高秋,風帽已可落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曾吉父飲南坡四詩
- 橘柚人家黃壓帽,松篁僧寺翠為鄰。 -- 出自宋·閻孝忠·句
- 晴云漠漠披絮帽,白鶴冉冉來羽衣。 -- 出自宋·余宏孫·和通山尹張松坡夢游廬山吟
- 西風有意吹紗帽,細雨無情濕錦障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日青陽道中呈張主簿
- 泛蘭迷舊澤,落帽會佳辰。 -- 出自宋·張秉·清風十韻
- 江柳故撩人,縈帽不肯休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正月二十日出城
- 於時秋暑熾,絮帽裹頷頤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袁耽少不羈,皮帽懷相隨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陸戶有摴蒱之招詩以答之
- 古人曾墮龍山帽,為愛金風兩腋清。 -- 出自宋·鄭洪·九日次應侍郎仁韻
- 歸來清風恐飄帽,月影已向西樓斜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種道行衙賞蓮花
- 行春預約花欹帽,把酒方欣雪點裘。 -- 出自宋·周鍔·和郡守彭吏部按視湖亭凡二首
- 風疑竹箭穿貂帽,雪作楊花點馬鞍。 -- 出自明·陳鴻·桑乾道中
- 烏紗別制籠頭帽,白苧新裁稱體衣。 -- 出自明·陳完·和徐德彰春日雜詠(八首)
- 多情不用防吹帽,短發猶禁插滿頭。 -- 出自明·何孟春·送菊涯翁
- 青鞋尋社遠,皂帽任風斜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輿·幽居五首
- 番國胡僧青鼠帽,天魔宮女彩龍舟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燕城懷古
- 氈衣易龍錦,皮帽變珠朵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送駕北征
- 何須更落西風帽,黃葉填門獨舉觴。 -- 出自明·馬中錫·次敖靜之九日言懷韻
- 春寒逼清明,袖帽猶在頂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再用韻
- 封囊留粉恨,長帽斷塵緣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西庵記事一百韻
- 辭家今幾日,黃帽是親朋。 -- 出自明·蓀谷·夜泊大灘
- 云影分明披絮帽,蹄涔仿佛散銀杯。 -- 出自明·文林·后三日雪晴同邦彥游西湖再疊前韻
- 春山細雨沾烏帽,晴日閑華墮碧疏。 -- 出自明·烏斯道·次蒲庵長老韻(二首)
- 緩帶受回風,席帽粘落絮。 -- 出自明·謝瓊樹·初夏寄倪元鎮
- 山城又是當吹帽,數點黃花冷淡秋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壬寅重九
- 羞將短發還吹帽,笑倩旁人為正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藍田崔氏莊
- 臥甕鄙畢卓,落帽嗤孟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新樓北園偶集
- 翠微高處,故人帽底,一年最好,偏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惜黃花慢·粉靨金裳
- 遨歡任落風前帽,促飲爭吹酒上花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九日置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