帽在第7個字的詩句
帽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龍山高會處,落帽定何人。 -- 出自宋·張綱·臨江仙·綠蟻浮觴香泛泛
- 草圣欲傳仍脫帽,寶刀應弄未投裘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集三杯事
- 骨瘦免教先落帽,酒行無分作頹山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重陽太守招登東山以腹疾不能赴
- 小橋飛雪急,破帽蹇驢寒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投宿蒲圻縣
- 不用登臨敧短帽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漁家傲·漠漠郊原荒宿草
- 憶黃華、曾吹紗帽,訝彩樓、催?紈扇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昆明池/金明池
- 西風短發期烏帽,落日清尊走白衣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與粹之游支提九日仲宗以詩酒見寄次韻答之
- 閣雨云深山著帽,駕潮風急浪翻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南樓
- 半濕垂垂粘醉帽,全輕冉冉上吟須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落花十絕
- 梅潤未能排絮帽,日陽只擬上云窗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鄭國哭來自江州道中之什
- 萬里秋風宜落帽,四并高會稱傳卮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又和錦阜登高
- 諸公不用羞吹帽,且試登高共一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重陽有感呈諸丈
- 依舊緣山塵撲帽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漁家傲·名利場中空擾擾
- 出沒山光里,烏帽風波披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偕學子游都嶠
- 明朝秋色里,烏帽風披披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思歸
- 西風莫欺客,破帽雙鬢禿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九日游天竺
- 青鞋裹白足,烏帽遮長身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楊德彝立春日攜詩遠訪次韻
- 商素肅金飚,吹帽又逢佳節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好事近·商素肅金飚
- 青銅昏水面,烏帽裹山頭。 -- 出自宋·葛郯·水調歌頭·青銅昏水面
- 料想山風吹醉帽,也應溪女解攜壺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九日奉懷子濟兄
- 不辭酩酊還吹帽,自笑鬅鬙怯露頭。 -- 出自宋·丘崈·鷓鴣天·準擬關門度一秋
- 棋枰戰文楸,醉帽欹烏紗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分韻送盧國華福建提刑得華字
- 膚雨須臾成戴帽,坐看膏雨滿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汪季路尚書所藏米元暉蔣山出云
- 白發驚人風落帽,黃花伴我歲寒枝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重九道中懷長兄二首
- 西風正好狂吹帽,庾塵那解關吾事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滿江紅·才近重陽
- 何須厭勝驅黃帽,況復精誠卻衛兵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喜晴
- 且容司馬吹紗帽,莫向參軍問騎曹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
- 把酒無人風落帽,荷鋤有客露沾衣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出郊迓倅車暮歸二首
- 天連楚觀風吹帽,木落淮山菊滿頭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吳守置酒壯觀為登高之集因賦數語
- 哦詩幾側風前帽,縱目閒看雨后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松原山行七絕
- 青衫漫蠻府,黃帽合鱸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復次韻呈沅陵諸丈并懷在伯二首
- 終焉莫陶寫,醉帽晚風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叔文見過且攜趙祖文歸來圖來為賦四十字
- 擁衾困朝酲,著帽從宿諾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賈新之兼簡謝子暢
- 憑高不管風吹帽,坐破屏山一色秋。 -- 出自宋·李訦·九日登屏山
- 強吹簫鼓迎烏帽,勾引游人近酒前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
- 不覺吹將頭上帽,可來共采籬邊菊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滿江紅·荊楚歲時
- 岑牟肯戴紅槿帽,蹀足不數漁陽撾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擊鼓行
- 權籬山下屋,桐帽水邊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王處士挽詩
- 參軍逸韻頻欹帽,詩老多情不放杯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重陽后一日陪憲節登清音亭飲見易亭即席和韻
- 虎符多俊杰,貂帽比恩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閏月之臘詔賜銀合臘藥三首
- 綠鬟尚欹枕,烏帽稱鳴鞭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珊瑚
- 曾是中營夸繡帽,尚傳遺廟鎖雕戈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問道宜興二首
- 便好倩、佳人插帽,貴客傳箋,趁良辰、賞心行樂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大?
- 便裁卻、輕衫短帽。 -- 出自宋·樓采·瑞鶴仙·凍痕銷夢草
- 戲馬臺休問,破帽已颼颼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重九先三日
- 應免勞、塵巾烏帽,宵炬紅紗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渡江云·漁鄉回落照
- 薄薄輕衫宜短帽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玉樓春
- 謾道高風憐破帽,還應衰發戀南冠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九日偕府城諸貴人游南山寺分韻和杜工部九日
- 便裁卻、春衫短帽。 -- 出自宋·趙聞禮·瑞鶴仙·凍痕消夢草
- 美人百尺樓,修帽千丈云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東曾梅坡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