帽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帽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馬蹄踏處黃塵起,費習天涯澆帽風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九日
- 無人肯伴栟櫚狂,為我喚回脫帽張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送成材
- 病夫久矣捐杯酌,悵望臨風落帽人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單令九日二絕
- 堪嗟東道空遺臭,爭似尊前落帽人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
- 夕陽歸路西風急,笑倩旁人整帽斜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鮑昌朝湖上二首
- 此花含笑我不言,且插一枝風帽重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同韓子東賞牡丹
- 古觀重游秋色里,冷怯西風吹帽。 -- 出自宋·管鑒·念奴嬌·登高作賦
- 官況全如秋淡薄,枉卻塵侵烏帽。 -- 出自宋·管鑒·念奴嬌·楚山萬疊
- 攜筇偶作巡檐去,徒倚微吟低帽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正月九日微雪二首
- 詩來報我群花盡,亟起巡檐忘帽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又次簽判丈惜花絕句三首
- 病來欲廢傳杯舊,老去唯思著帽強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重陽湖莊無菊走筆招趙季清黃一這登高
- 羽書撤年方成熟,賸折梅花插帽簷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邑令招講上元故事與簿尉同賦二首
- 轔轔車馬送降{奠去大},紗帽重瞳伏御樓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盡攀絲弄葉,效顰施黛,籠韉拂帽,藉蔭傳杯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沁園春·問訊柳溪
- 空山落日又逢僧,雨雜塵灰滿帽紋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逢僧文禮
- 閑身頗覺便筇竹,醉態都忘脫帽紗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丙午九日將過陽羨偶成
- 輕蓑短棹下滄浪,不是尋常黃帽郎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題蕭照畫山水漁父四軸
- 夢里風云翻海岳,覺后狂歌墜帽。 -- 出自宋·劉塤·賀新郎·莫笑劉郎老
- 雖然年老心未老,滿頭花壓巾帽側。 -- 出自宋·劉使君·醉亭樓
- 主翁移客挑華燈,雙肩隱膝烏帽欹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誰知皓齒纖腰會,只在輕衫短帽邊。 -- 出自元·楊立齋·鷓鴣天 詠趙真真楊玉娥唱雙漸諸宮調 青樓集
- 憶太華黃河,曾觀鉅麗,輕衫短帽,只恁飄零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沁園春·笑此山人
- 我自深衣獨樂,盡從渠、黃塵烏帽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水龍吟 代玄覽和東泉學士自壽之作 案此
- 犁鋤既已交朋友,風雪何能損帽衣? -- 出自·聶紺弩·歸途
- 香浮彭澤仙巾酒,影落龍山宴帽風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九日南陽與諸公會
- 病衰不復能搜句,聊插紅萸滿帽歸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九日三首
- 老為賓客從戎幙,強使妻孥理帽紗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潘德久之官建康
- 晚泊江亭生暝色,野服出船烏帽側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寄題極星亭
- 開新合故從衣薄,度密穿深信帽斜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游園
- 何人解作孤鸞嘯,呼取涼風入帽裙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績溪道中三首
- 人間此會論今古,醉聽西風拂帽埃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九日方壺
- 恨無杯酒澆胸次,折得梅花插帽輪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湖上
- 會須結取登高客,折上龍山醉帽來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劉珵西湖十洲·菊花洲
- 初矜月殿揮毫賦,直到龍山吹帽文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仲秋較試凈惠精舍會者六人約重九事畢置醴謝
- 徑從南浦攜書笈,吉貝裳衣皂帽帷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閩中秩滿一首
- 園亭低小殽蔬陋,不比龍山吟帽狂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日亦好園小集
- 年年把酒對黃花,一任西風醉帽斜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日無酒
- 殘年鈍悶今朝盡,重對菱花拂帽紗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春朝偶題
- 夕陰花斂似欲病,飛鳥不驚烏帽郎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寄題杭州廣法善堂
- 流鶯浪語春風恨,誰拗花枝插帽檐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辛亥二月望祭齋公因游甘園
- 玉笙錦瑟留人醉,翠葉銀花壓帽偏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次韻蔡彥文寄謝省院諸公(二首)
- 天街云騎擁青騧,明月參差印帽紗。 -- 出自明·楊子器·早朝詩(十四首)
- 空傳緱嶺吹簫去,不識遼東戴帽還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桃川懷古次韻
- 向來憂國青衫淚,此去全身皂帽情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送張少渠給舍赴萊守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