帽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帽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新鴻,喚凄涼、漸入紅萸烏帽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惜秋華
- 日日東風吹旱云,弄鞭低帽送西曛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畢彥祖先之京師
- 油幕氈廬張野飲,錦袍貂帽結戎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與張歷陽追懷從禽之樂因賦
- 草軟沙勻野路晴,竹枝烏帽稱閑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閑行
- 我亦當年薄倖,曾吹過、一帽紅香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蘧庵先生之廣陵,并示宗定九,孫無言,汪
- 不見攜觴王太守,空思落帽孟參軍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九日北樓宴集
- 促疊蠻鼉引柘枝,卷簾虛帽帶交垂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觀楊瑗柘枝
- 舊賜錦袍多貰酒,新裁紗帽欲歸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衛尉宋卿二十二丈
- 草屨布裘輕紫綬,角冠紗帽換朝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殘句:草屨布裘輕紫綬
- 最難逢、無一點西風,驚烏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滿江紅·落枕鴻聲
- 棗徑瓜畦經雨涼,白衫烏帽野人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三首
- 醉西湖、兩峰日日,買花簪帽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睡覺鶯啼曉
- 憶昨痛器麗正門,白袍墨帽如游魂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陳總領五首
- 鬢發已皤非故吾,依然破帽老騎驢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謁江華曾百里
- 聊慰幽懷古意,且頻簪短帽,休怨斜暉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聲聲慢·寒花清事
- 山翁酒醉不復語,窮驢破帽松風吹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慧二梅圖
- 遣似兩馮論里好,管城脫帽卻時須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川墨送兩馮君
- 柔櫓輕飛過別灘,老夫吹帽受風寒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過馀姚
- 盡說陶潛深得趣,孟嘉落帽興偏長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 九日吟
- 句入西園字字清,葛衣紗帽稱閑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
- 中有幽人愛讀書,苧袍紗帽秋蕭爽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邵容城所藏幽松圖
- 貪愁吟鬢灑霜雪,已覺紗帽隨風偏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沈刑部所藏墨竹歌
- 陌上傳宣學士聲,旋施席帽拂華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懷舊二首
- 笑我赭衣鉗楚市,愧君白帽老遼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
- 不稱金鞍馱侍女,只宜席帽載貧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柬人求驢子
- 薄糝藜羹誑雷腹,旋蒙絮帽暖霜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田舍一首
- 應在后園涼榭里,玄霜仙帽紫霓裳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永興吳龍圖給事
- 梅子著花霜奈岸,自披風帽過臨平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過臨平
- 常共酒杯為伴侶,復聞紗帽見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錢塘湖上唐處士
- 雙闕金章奉朝請,小齋紗帽齊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李光丞見惠長絛之什
- 細雨墊巾過柳市,輕風側帽上銅堤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公子
- 南阻黃巾愁落日,東游皂帽感當年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暮秋郊行偶述
- 梅花銀釘革帶肥,京城高帽細褶衣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二馬行
- 聞道張家燕子樓,青羅小帽急梳頭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漫曲
- 花布短衣齊膝制,竹皮長帽覆眉裁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桂林即興
- 陶令葛巾從滲漉,管寧紗帽任欹斜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夕潘園
- 未把玉欄移得去,直須翠帽插將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菊
- 筋力追歡勝去年,不應吹帽愧華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陪兩制諸公燕趙氏園亭
- 樓倚秋風引興長,龍山吹帽憶前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辛亥九日晚登騎山樓
- 能趁繁枝開熟釀,先拚黃帽為君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答陸革進士招飲池上詩
- 愛酒不論天下士,快來脫帽持一觴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劉明適屢欲子蒼過其居小酌以詩招之
- 底用詩名到鳳城,未妨醉帽笑欹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苦雨再次前韻
- 此興向君歹不淺,要看醉帽受西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九日留交代
- 木落江寒秋色晚,颼颼吹帽風輕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臨江仙·木落江寒秋色晚
- 投老殘年無處著,只堪脫帽見霜顱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師渾甫
- 看君躍馬如游龍,醉中脫帽造王公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次韻師皋
- 待得晴明蔭新綠,追涼風帽側烏紗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雜詩二十七首
- 但得琴書娛白日,何須鞭帽犯朝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與李先生學士
- 獨喜高秋對黃菊,風吹烏帽看云移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再和前韻本欲創亭以獲時而止
- 聊且攜壺上東嶺,不妨欹帽對西風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李崧卿九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