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在第5個字的詩句
常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服了令人常快樂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 秋陽道友見過
- 心懷忍辱常寧耐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踏云行 自詠
- 而我民艱常滿目,豈能耽靜對阇黎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昭慶寺
- 翩翩飛蓬常獨(dú)征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燕歌行
- 向令鐵漢常留在,天下何緣有靖康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讀劉元城言行錄
- 仁智之真常瑩徹,過門不入亦山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復(fù)依韻
- 顏子一春常不出,他人日日去其廬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中庸·道不遠(yuǎn)人五首
- 習(xí)見宜如常,驟異良以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古田女
- 非心格盡常於道,本正源澄萬派清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格非
- 圣賢出處常如此,道運(yùn)終天孰主張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孟子去齊
- 惟是日新常不息,取之左右自逢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仁熟
- 手中紙在常珍重,空寫平安托鯉魚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贛上思親
- 高低普應(yīng),常在其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童子求頌
- 浮世利名常逢遣,真空妄想一時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坦蕩玄門常不達(dá),那非那是秘源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但知慚愧常親善,更能通達(dá)解區(qū)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名利勿貪常澹薄,真來悟即一進(jìn)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達(dá)識尚凝常恍惚,愚蒙溶解故相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賢圣人天常法則,卿云嶺上白皚皚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滿目煙霞常作伴,方知寒暑易為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耳根唯愿常清靜,更得四時風(fēng)雨順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不是凡人常到處,精修要實在心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點化自然常在手,區(qū)分道理有玄門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白日昏迷常不見,青龍霧曉大家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達(dá)識尚凝常恍惚,愚蒙學(xué)解故相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春暉不報常欿然,雖有至樂安能全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題環(huán)翠樓
- 何當(dāng)容眾常相下,不必稱孤觸自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絕句送曾鼎臣
- 公之還,謂常還兮,獨(dú)不謂公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之還
- 出處任緣常夢好,陸沉隨分自心涼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赴廣過贛呈留主管王提干
- 巢居凍鵲常高遁,血食饑鷹輒下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窮冬征途觸目省身
- 水守以兼常下下,山□□分固尊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沿衡陽而下觸矚目撫懷
- 性情與物常為一,鷗鷺容吾便入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酉冬罷歸至家自省
- 心若互馳常鑒寐,跡如相避各云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二十年前與曾恭仲為忘年之交歲辛亥值便賦長
- 游過山川常在夢,別來朋舊久無書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喜郭昭自廬山見過
- 奉東朝兮,常得其歡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十三年發(fā)皇后冊寶十三首
- 千齡萬祀,常保時雍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朝饗樂章·福順
- 年去年來常不老,春比人頑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賣花聲·立春
- 欲問南朝常侍宅,已為西域化人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孤園寺(在洞庭山,梁散騎常侍吳
- 鵝識講時常繞聽,猿知定后不驚啼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丕上人還四明育王寺
- 歸鴻特比常年少,應(yīng)戀黃麾不忍來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夜來枕上得四絕句因視王性之謝其相訪也未專
- 風(fēng)物無情常自若,男兒何處不堪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舊
- 貧士一妻常不飽,更煩譏謫幾人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二十六弟寄和江子我竹夫人詩一首愛其巧思戲
- 年年至日常為客,只此凄涼似古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年年至日常為客
- 今年立春常年殊,要乘生氣克胡雛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十二月十六日立春
- 細(xì)葛含風(fēng)常著看,此情猶勝舊綈袍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謝送夏衣
- 個中運(yùn)量常提醒,元?dú)庋h(huán)晝夜行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餞江東繡使庸齋趙玉堂二首
- 所幸天高常耳下,惟公露禱悉言諄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在人該五常,在天足五氣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題竹洲
- 珠履金釵常滿座,問誰人、得似張公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輦路東風(fēng)里
- 暮年臨履常兢戰(zhàn),未敢荒唐說葛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