帛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帛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我言布帛溫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李德明解綿竹尉
- 方期束帛迎申老,忽舉空衣葬葛洪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挽胡通判
- 杜陵囊帛解救寒,陸生越橐千金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到家寄季承二首
- 直廬竹帛不停披,酺池齋盂寧浪出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謝孟彝秘丞館中書懷
- 帑無羨帛粟空囷,將驕卒惰難使令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瀘水清
- 漢家金帛作山堆,無奈酋奴眼不開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閱明妃傳
- 捧將束帛山僮喜,傳示銀鉤邑客驚。 -- 出自唐·費(fèi)冠卿·酬范中丞見
- 暫隨蒲帛謁金鑾,蕭灑風(fēng)儀傲漢官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送道者朝見后歸山
- 家無寸帛渾閑事,身似浮云且自由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嘉運(yùn)
- 漢貪金帛鬻公卿,財(cái)贍羸軍冀國(guó)寧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晉門晉武帝
- 遂朝玉帛解組縛,大明宮開夾花萼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將軍第聞彈白翎雀引(有序
- 帛市,束蒭羅綺博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仭さ渴袼氖?/a>
- 踟躕竹帛間,相期古人到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劉卿材見寄之什
- 自從玉帛交殊域,一見寒盟為隱憂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忠顯劉公挽詩四首
- 紛紛竹帛傳,浩浩金石刻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謝希孟歸黃巖四首
- 娟娟熨帛手,見之感無襦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旅舍七首
- 時(shí)平廩帛官不計(jì),戰(zhàn)勝爵賞官不辜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荊門行
- 四方玉帛燕山北,萬里帆檣海水燕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秋興
- 本需束帛賁圭衡,勉應(yīng)新書辭畎畝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送南康劉道純秀才起應(yīng)新詔
- 穩(wěn)將金帛北歸去,萬歲千秋祝明主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胡人走馬行
- 四方玉帛趨神京,千車萬舶無留行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拱北樓(在天津城上,劉憲副所建)
- 或持皮帛登臺(tái)省,或奉符竹分旌旄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外舅富順趙使君
- 寵頒束帛尤增感,恩與滄溟一樣深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奉謝月山太守
- 間道走帛書,灑血?jiǎng)e玉季。 -- 出自宋·劉壎·補(bǔ)史十忠詩·池州通判權(quán)州事趙公
- 年來縑帛賤,砧杵萬家舂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
- 菜園羅帛燈千眼,說著承平暗斷魂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元夕龜藏夜坐
- 雁雖有帛難尋漢,猴縱無緋肯拜梁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和朱以性
- 倉(cāng)箱粟帛常虧課,庭戶芝蘭獨(dú)獻(xiàn)馀,氣味如君略相似,只論詩律愧空疏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得丁執(zhí)中書和前韻依用韻一首
- 維玉興帛,寅恭昭報(bào)。 -- 出自宋·學(xué)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名垂竹帛增親榮,入觀至尊金斝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忠孝詩
- 諸侯執(zhí)帛,天后當(dāng)陽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真宗御制二首
- 喜聞粟帛高年賜,不就公車有道征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山中樂二首
- 諸侯玉帛會(huì)長(zhǎng)安,天子旌旗下楚關(guān)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庚辰元日
- 千官玉帛嵩呼盛,萬國(guó)衣冠禹貢多。 -- 出自明·胡纘宗·聞大駕幸楚恭記
- 相酬金帛不論直,豈比市井爭(zhēng)鈞斤。 -- 出自明·李存·美葛子熙
- 歸扇玉帛未足夸,撫景豐穰端可謝。 -- 出自明·陸釴·齋居閱東坡定惠院詩次韻遣興
- 太常竹帛太史書,太祝清廟陳笙竽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悲崔行
- 戔戔束帛賁丘園,濟(jì)濟(jì)衣冠若鱗萃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送曹叔溫赴淮安幕
- 孰知竹帛壽,不似金石堅(jiān)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雜賦(七首)
- 當(dāng)年系帛還蘇武,漢節(jié)仍全皓首歸。 -- 出自明·徐舫·白雁
- 歡沾賜帛老,恩及卷綃人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元中丞江淮轉(zhuǎn)運(yùn)(一作王維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