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在第7個字的詩句
帆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送君渡海南,風帆若張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過海
- 天風裊裊送輕帆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西江月·江上桃花流水
- 恨烏檣、已張輕帆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樓下柳/天香
- 明日信東風,孤帆出其背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三山
- 薄暮東風不滿帆,遲遲未忍去淮南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上巳晚泊龜山作
- 千里倦行客,片帆還送君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春日送袁成進士北歸
- 溪雨巖云不飽帆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尋花攜李
- 祓禊相期落錦帆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東風桃李
- 也解分風送客帆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閑人行李
- 此去非名利,孤帆任白頭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江行二首
- 祖賬青門首,歸帆揚子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不疑知常州
- 宛如江外行,高帆落寒浦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昌言官舍十題·水紅
- 負笈將辭越,揚帆欲泛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明湖碧浪,枉枉帆尋遍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明湖碧浪
- 楚人將摐蜀,揚帆信江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徐市駕樓船,輕帆迅如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五首)
- 賺人連夜卸煙帆,半篙埋怨春水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春日偶過亳村故居
- 時物堪獨往,春帆宜別家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閑齋臥病行藥至山館稍次湖亭二首
- 潮水忽復過,云帆儼欲飛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京口送皇甫司馬副端曾舒州辭滿歸去東都
- 憶與我師別,片帆歸滄浪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懷仙吟二首
- 謫居竄炎壑,孤帆淼不系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
- 晚岫無云蔽,春帆有燕隨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人游江南
- 到海路難盡,掛帆人更多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人南游
- 茅棟上江開,布帆當砌落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李大夫題鄭評事江樓
- 稍稍曙光開,片帆在空碧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曉
- 遠岫有無中,片帆風水上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晚渡揚子江卻寄江南親故
- 卻下聽經徒,孤帆有行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雨中游包山精舍
- 艤舟乘潮去,風帆振早涼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八首
- 楚水苦縈回,征帆落又開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梅雨細如絲,蒲帆輕似葉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路司諫侍從叔赴洪州
- 嶺樹冬猶發,江帆暮不歸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山水障子
- 旗指西南歸,飛帆疾流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龍女祠祈順風
- 江上雙畫舸,風帆或先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節推挈內歸寧池陽并李察推往南康軍嫁妹
- 古岸綠蒲老,春帆逆水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董安員外之信州鉛山簿
- 帶月入渦尾,落帆防石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渦口
- 逆水乘風上,蒲帆滿掛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黃國博知撫州
- 南去晉康郡,風帆幾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馬廷評知康州
- 殘日銜沙尾,孤帆落戍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泊橛澗觀渡
- 坐見遠來舟,高帆忽前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三京口水
- 休惜臨流醉,高帆去棹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叔展北歸
- 移任長洲縣,孤帆冒雨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赴長洲縣作
- 幾宿投山寺,孤帆過海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蘇州寒日送人歸覲
- 佐郡海西邊,掛帆離兔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戚殿丞之任括蒼
- 束書望故國,飛帆響篷窗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鄭公績赴試金陵
- 發軫子胥山,落帆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張巨山
- 海浪如山不著帆,任風吹去渺茫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為茂林老乘獨舟四句
- 古往今來幾過帆,天高地下一浮庵,與翁相見亦偶爾,一笑無言意自參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劉后村所贈延慶主僧圭復翁詩三首
- 斜日迷煙樹,孤帆送客舠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甘露寺
- 疊鼓鯨鱗隱,陰帆鹢首飄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昔別吳堤雨,春帆去較遲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李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