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在第7個字的詩句
帆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江路與天連,風(fēng)帆何淼然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江上使風(fēng)呈裴宣州耀卿
- 祖帳管弦絕,客帆西風(fēng)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發(fā)鄂渚寄表臣二首
- 我馬映林嘶,君帆轉(zhuǎn)山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重至衡陽傷柳儀曹
- 新橘香官舍,征帆拂縣樓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江陵黎少府
- 山驛秋云冷,江帆暮雨低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祁四再赴江南別詩
- 野靄晴拂枕,客帆遙入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緱山西峰草堂作
- 獨鶴唳江月,孤帆凌楚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楚夕旅泊古興
- 晝?nèi)蘸阋娫拢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帆如有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
- 疊鼓山間響,高帆鳥外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祝熙載之東陽主簿
- 萬里通槎漢,千帆下漕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黃河八韻寄呈圣俞
- 舟師弭楫不以帆,頃刻奔過不及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初見黃河
- 八月到湓口,停帆望香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曇穎歸廬山
- 念子一扁舟,片帆如鳥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裴如晦之吳江
- 明發(fā)又西征,孤帆破煙靄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僧歸遂州
- 魏乘珠千顆,隋帆錦萬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
- 廟竹唯聞鳥,江帆不見人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江岸即事
- 定界分秋漲,開帆到曙霞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渤海王子歸本國
- 島樹蕭疏外,征帆杳靄間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題池州翠光寺
- 夾岸梅臨水,孤帆雪涌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別蕭挺之泉州二首
- 解袂方瞬息,征帆已翩翻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王十一南行
- 斂版辭漢廷,進帆歸楚幕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
- 西風(fēng)初入小溪帆,旋織波紋縐淺藍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立秋后二日泛舟越來溪
- 晚步隨江遠,來帆過眼頻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江頭
- 煙舟忽自阻,風(fēng)帆不相乘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江吟
- 北騎達山岳,南帆指江湖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從叔校書簡南歸
- 羽扇掃輕汗,布帆篩細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從舅端適楚地
- 孤枕楚水夢,獨帆楚江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吳安西館贈從弟楚客
- 二客月中下,一帆天外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任載、齊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
- 山屐留何處,江帆去獨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嚴(yán)維赴河南充嚴(yán)中丞幕府
- 揮袂看朱紱,揚帆指白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
- 漢節(jié)同歸闕,江帆共逐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郎中貶吉州
- 異鄉(xiāng)共如此,孤帆難久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金陵西泊舟臨江樓
- 惆悵不能歸,孤帆沒云久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孫權(quán)故城下懷古,兼送友人歸建業(yè)
- 南路隨天長,征帆杳無極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桂陽西州晚泊古橋村住人
- 萬里云海空,孤帆向何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夕次檐石湖,夢洛陽親故
- 弄棹白蘋里,掛帆飛鳥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,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
- 南望天無涯,孤帆落何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晚次湖口有懷
- 滄洲不可涯,孤帆去無跡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湖上遇鄭田
- 請報淮陰客,春帆浪作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和李二主簿,寄淮上綦毋三
- 苦海周遭斷去帆,東風(fēng)吹淚向天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寒食
- 風(fēng)煙渺吳蜀,云帆轉(zhuǎn)遼海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第一百六十五
- 昔自長淮樹去帆,今從燕薊眺東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上巳
- 跨江半壁閱千帆,虎在深山龍在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渡瓜洲
- 蒼茫云霧浮,風(fēng)帆倚翠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(fā)京師第五十七
- 來雁清霜后,孤帆遠樹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群公登濮陽圣佛寺閣
- 淮浪參差起,江帆次第來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魏廣下第歸揚州
- 山映南徐暮,千帆入古津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泊揚子江岸
- 漸暝無處泊,挽帆從所適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初入太湖
- 萬騎巡游遍,千帆破浪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江州五詠 射蛟浦
- 江秋北風(fēng)多,歸帆未應(yīng)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王鞏見寄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