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在第3個字的詩句
帆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野渡帆初落,秋風蟬一聲。 -- 出自·李中·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
- 風勻帆影眾,煙亂鳥行迷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題甘露寺
- 地迂帆影轉,石出漲痕銷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水陽道中
- 掛征帆、龍舟催發,紫宸初卷朝班。 -- 出自元·傅按察·鴨頭綠 錢塘懷古 輟耕錄卷十四
- 掛蒲帆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江城子 余與勉夫應酬,人事之余,頗浮沉於
- 晚日帆檣,秋風鐘梵,倚遍樓東柱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念奴嬌·倦懷無據
- 恨征帆縹緲,秋風南浦,書燈冷落,夜雨西齋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沁園春 送吳此民江州教本任瓜洲官,前長景
- 用布帆自李始此物由來不可名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漁父詞 漫翁新制畫舫湖中,予為名其舫?
- 江門帆點夕陽明,江上愁心向晚生。 -- 出自清·沈曾植·西湖雜詩 之十一
- 明日帆開岸,平湖水接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高郵送紫芝
- 楚客帆已重,吳宮樹轉深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與倪元鎮飲得江上雨
- 落日帆歸揚子渡,青山家對伯通橋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青門歌送吳郎
- 橋頭帆影急,枕底浪聲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致仕得請泛舟歸第
- 海上帆來何處客,煙中犬吠幾人家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江陰即事
- 帆落帆開兩渡頭,洞庭木葉擾離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松江
- 帆來帆去澄江闊,我亦心馳落照前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
- 日落帆歸疾,天寒潮應遲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和俞若晦晚步
- 江滿帆侵樹,山高燒入云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送鄧漢卿
- 風細帆來穩,山高月上遲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宿溪館
- 帆去帆來野水,花開花落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六言
- 斷蓬帆影天平入,夾鏡波光水到流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句
- 歲月帆檣去,山川楚蜀分。 -- 出自宋·查簽·訪功黃遺墨
- 曉風帆腹飽,夜雨柂梢高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吳江道中
- 湖闊帆風飽,山長眼力疲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舟中
- 仲秋帆清湍,單衣滴垢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寒燠
- 門迥帆收江市密,山深龍臥海潭圓。 -- 出自宋·郭三益·游日山
- 風高帆腹壯,雨霽月眉低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江村
- 一溪帆影浪花轉,百尺欄桿石筍齊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無文人上舍財鳩工建新安橋普濟眾生聞者許嘆
- 風緩帆舒卷,云行月送迎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丈亭登舟有感
- 帆來帆去朝還暮,老盡東西南北人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江上
- 南風帆腹飽,半夜渡滄津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浮舟之昌國謁韓克明知縣
- 斾擁帆開照德星,天風高興國風清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通判學士歸南國
- 順風帆未掛,已過洞庭湖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頌古十一首
- 數征帆而引興,瞻倦翼而省躬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續八詠·雙溪占勝地
- 海面帆來日本東。 -- 出自宋·魏某·見遠亭
- 心隨帆影遠,鷗似我身輕。 -- 出自宋·吳濟·題甘露寺
- 更愁帆風船,無路送雙目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鄭惠叔閣學守建寧三首
- 拋錢帆去了不應,卻謝君子為增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舟人強以二鍰多取漁人之魚余增百錢與之作漁
- 但欲帆檣催上水,敢辭井路傍西戎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順風至采石
- 風緩帆舒卷。 -- 出自宋·張釜·句
- 歲月帆檣去,山川楚蜀分。 -- 出自宋·張縯·云巖寺二首
- 晴溪帆卷艣聲柔,兩岸青紅濕未收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過雪溪
- 轉粟帆檣遼海闊,舞階干羽安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擬杜陵秋興(四首)
- 天邊帆影揚州路,雪后江聲滟滪波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次韻寄子柔兄兼柬所親
- 日半帆陰直,風柔浪花暖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湖中別圣仆
- 岸覺帆前是,山知磬里過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江上曉發
- 日落帆檣隨雁騖,夜寒衾枕傍魚龍。 -- 出自明·康從理·黃河夜泊
- 三江帆上莫天長,八月潮平秋水大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福源精舍
- 洛下帆檣淮水盡,舟中言語楚人多。 -- 出自明·呂時臣·舟中冬夜寄馮明府汝行
- 長河帆底夕陽渾,路入鄉關思轉繁。 -- 出自明·茅維·丁酉北還述懷呈社中諸子